寻找美的共同性——《篆刻老子百品》创作谈
本文选题:篆刻艺术 切入点:艺术基金 出处:《美术观察》2017年08期
【摘要】:正我一直保持着诵读、研究、书写、篆刻老子《道德经》的习惯,思想深受其益,故一直思考着创作一组大型主题作品。《篆刻老子百品》有幸纳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客观上推动了此主题的研究和创作。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道德经》、篆刻和古文字,其美的共同性是什么?可以说,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组创作的初衷。最终,我选择全部用古玺风格样式来创作。
[Abstract]:I kept reading, studying, writing, carving Lao Tzu < > moral habits, thinking by their interests, so it has been thinking about the creation of a large group of themes. Lao Tzu > 100 products to seal into the project funded by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from the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creation of this theme. A problem has been lingering in my mind, "moral", carving and ancient characters, what is the common beaut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search for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this group of creative mind. Finally, I select the style to create all the ancient seal style.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分类号】:J2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敏;孙利华;;中师篆刻艺术教法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程大利;一部雅俗共赏的篆刻读物[J];美术之友;2002年01期
3 黄国楹;印者,信也——体例严谨的《中国篆刻全集》[J];美术之友;2002年04期
4 刘宗超;;篆刻艺术的定位与发展刍议[J];艺术教育;2003年06期
5 ;邱运昌篆刻艺术欣赏[J];环境导报;2003年18期
6 叶一苇;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J];今日浙江;2003年01期
7 ;甘海民的篆刻艺术[J];美术大观;2003年02期
8 史泓;品味美韵——评《自学篆刻引导》[J];美术之友;2004年01期
9 杨向东;篆刻催我奋进[J];新闻爱好者;2004年01期
10 唐春玉,翟熙伦;篆刻的两个发展方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茹桂;;《贾德宇书法篆刻集》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2 庞任隆;;中国篆刻艺术语言浅说[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三年)[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一苇;《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印痕》读感[N];美术报;2007年
2 尹鸿祝;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木子;李岚清篆刻艺术讲座在京举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曹昕;让更多人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6 范迪安;李岚清的篆刻书法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走向21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韩天衡;为篆刻而生的女性[N];美术报;2012年
9 李岚清;艺境情怀说篆刻[N];光明日报;2012年
10 徐燕 王鹏程;不负岚清同志殷切期望 让篆刻艺术走向大众成为城市名片[N];镇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利泽;丁敬篆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马逸飞;书法视域下的汉代瓦当文字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杨雪吟;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宋开智;明清篆刻边款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5 张圳;清代篆刻书卷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薄莹莹;青海当代汉字篆刻艺术审美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7 李嘉文;巾帼不让须眉[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熊星;浅论陆和九篆刻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9 朱晓艳;试论清代篆书、篆刻的发展[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姜文;当代写意篆刻的形式语言和审美情感[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0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7005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