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创造时代经典的书家——李啸

发布时间:2018-05-20 08:03

  本文选题:书风 + 二王 ; 参考:《书画艺术》2014年02期


【摘要】:正多年以来,李啸先生飘逸洒脱,气韵灵动的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这种书风一度成为中国书坛中青年争相效仿的模式,在新时期书法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行书的最高成就莫过于东晋二王。在二王妍媚流便,遒逸疏爽风格影响下,历代都产生了颇能自成体系的大家。而他们在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都较多地将行书创作的方法及笔法、墨法渲染得玄之又玄,进入虚无缥缈的境界,这种习气一
[Abstract]:Over the years, Mr. Li Xiao elegant and free-spirited book style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At one time, his style of calligraphy became a model for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circle to emulate each other,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in the new era.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running script is the two kings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econd Wang Yan, the style of Shuang Shuang, the past dynasties have produced many people who can form their own system. However, the theories they have formed in concrete practice tend to render the wri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running books and ink methods into a mysterious realm and into the realm of illusory, which is a habit of one.
【分类号】:K825.72;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惟斋;;诸代书风变迁[J];中国书画;2011年03期

2 王堂兵;;硬坛期待地域书风[J];中国钢笔书法;2005年02期

3 李令唐;;硬笔用印小鉴(二)——书风与印风不协调[J];中国钢笔书法;2008年02期

4 金启华;先秦书法流变述略[J];江海学刊;1996年06期

5 刘晓路;;镰仓室町时代与江户时代的日本书法[J];中国书画;2005年09期

6 赵德;元气 阴气 阳气──论气与晋唐书风[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杨谔;;淳朴的书风淳朴的心——北京大学杨辛教授书艺欣赏[J];中外企业家;2006年02期

8 何满宗;湖湘书风分析[J];理论与创作;2003年03期

9 张光兴;从老庄的“无为”精神谈当前不良书风的纠正[J];美与时代;2004年10期

10 郭嘉;“尚意”书风与苏轼的启迪[J];青少年书法;2004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2 佟培基;;试论李白书风[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3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蔡栋;;楚调自歌 风神超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谢柳青;;书家毛泽东[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6 刘建;;朱熹的书法艺术[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彭一超;;试论联墨艺术的时代性[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佟今;;联墨的二重性:实用和审美[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海;成就与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2 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 傅申;从存疑到肯定[N];人民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杨竞;不临帖死路一条[N];辽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严长元;清溪品书韵 墨香沃农家[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高鸿;地域书风的形成分析 以漳、厦、泉三地为例[N];美术报;2007年

6 马泉萍;腹有诗书气自流[N];美术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程竹;岭南詹氏三代书法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记者 熊远帆;王雪樵书画展在长举行[N];湖南日报;2008年

9 付京生;新古典主义书风与流行书风考辨[N];美术报;2004年

10 白谦慎;书法史研究的理论价值[N];中国艺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何学森;论行书的形成与风格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传峰;中日近现代书法交流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7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徐沛之;从移植到扎根—香港现代书法史研究(1945-2010)[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9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兆彬;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立文;论“八桂书风”的建构及其意义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斌;从出土楼兰简纸看其地域书风[D];河南大学;2013年

3 曹恩东;明末书风嬗变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海涛;清末民初书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晓生;法书鉴藏与复古书风:元代奎章阁书家群体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张威;落寞与超脱[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延志超;“颠张醉素”书风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8 程玉良;苏轼“尚意”书风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鲁世杰;王铎书法与碑派书风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芮新丰;八大山人书风形成的过程及其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913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913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