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书法的六个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18-06-11 10:01

  本文选题:结体 + 陆柬之 ; 参考:《中国书法》2012年12期


【摘要】:正书法作为一种国粹,绝不仅仅是写写汉字那么简单,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固有特征,它的魅力之源就蕴藏在这些特征之中。笔者认为书法的基本特征至少表现在八个方面,即:以汉字为对象、以笔墨为工具、以线条为基础、以结体为支撑、以节奏为韵律、以技法为手段、以精神为寄托、以自然为追求。鉴于前两个特征较易理解,就不再展开论述,下面着重讨论其中六个特征。
[Abstract]:As a kind of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t is not only simple to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but also has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arts. The source of its charm lies i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alligraphy are at least eight aspects: taking Chinese characters as the object, taking pen and ink as the tool, taking the line as the foundation, taking the body as the support, taking the rhythm as the rhythm, taking the technique as the means, and taking the spirit as the sustenance. Take nature as the pursuit. Since the first two features are easy to understand, there is no further discussion, six of which are discussed below.
【作者单位】: 山西省青年书协;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索英镌;;浅析书法艺术的用笔与结体[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2 李旭开;;楷书结体三原则[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9年04期

3 栾传益;;楷书结体教学探微(一)[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年12期

4 栾传益;;楷书结体教学探微(二)[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年01期

5 王桂宝;硬笔楷书的结体原则[J];青少年书法;2003年21期

6 李汉宁;从“匀”和“变”引导大学生总体认识结体美[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范平;;结体端庄优美 笔法娴熟流畅——王继德同志书法赏析[J];新闻爱好者;2011年24期

8 李正峰;;简论楷书结体的艺术[J];唐都学刊;1989年01期

9 李维生;;研结体之理 得书写之妙(连载·16)——以田英章楷体为例谈小学硬笔楷书中的皿字底教学[J];青少年书法;2012年09期

10 张荣才;;浅谈书法的几种结体类型[J];青少年书法;2012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国昌;胡赤弟;;知识生产方式变迁下的产业—教学—科研—学习连结体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抗美 沃兴华;情感与形式[N];美术报;2012年

2 胡抗美 沃兴华;情感与形式[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胡抗美;没有势的形是泥人木偶[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谢庆立;自由与和谐之美[N];人民日报;2007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 沃兴华 本报记者 张亚萌 整理;书法三要素均有整体和局部两重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臧桂华(山东,,二○○二高级班);我对临帖的体会[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向逸飞;倾注真情学到真[N];中国信息报;2002年

8 黄鼎;书画“相对克隆”伪作与“保留节目”真品之辨识[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周见人;书法出新的途径[N];中国老年报;2002年

10 方斌;二十载翰墨结硕果[N];中国艺术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彦斌;楷书章法流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汪南兵;王宠小楷笔法与结体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本文编号:2004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04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