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厚”范畴论
本文选题:书法美学 + 厚 ; 参考:《学术论坛》2012年04期
【摘要】:"厚"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较为后起的范畴之一,主要指一种圆润滚实、肉膏骨健、笔力逑劲的书法审美风格。从汉魏自然朴拙之自发风貌到晚清书家精心刻意之自觉追求,"厚"逐渐由一种简单拙朴、雄强泼辣的书法形体特征发展成为成熟的书法审美风格和艺术品鉴标准,在形态美、立体美、力度美等方面体现了中国书法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审美感染力。
[Abstract]:"thick" is one of the late categories in the aesthetics of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e natural spontaneous style of Han and Wei dynasties to the painstakingly conscious pursuit of late Qing Dynasty calligraphers, "thick"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a simple and simple, strong and powerful calligraphy form to mature calligraphy aesthetic style and artistic taste standard. Stereoscopic beauty, intensity beauty and other aspects embody the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 appeal of Chinese calligraphy.
【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向红;;命意宏博 气贯一篇——论司马相如辞赋的气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潘志亮;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折射的时代精神[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储小燕;;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宋金亮;;从《世说新语》中再说德行与个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汪东;;对当代素描实践性教学的再认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珂;;大陆和台湾新诗形体建设比较——新诗的诗形建设历史的散点透视[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鹏;;消费性产品情趣化设计方法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刘立光;;汉画像中人物图像的美学特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的西王母仙界图式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慧;;网络媒体艺术的视觉审美特征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7 张建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审美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希富;;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装饰陈设[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谭家斌;;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鲁迅与屈原[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敬立;;重建鲁迅旧体诗阐释的诗学体系[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安平;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8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9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f替,
本文编号:2118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1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