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草书风格形成探析
[Abstract]:Wang Duo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rsive people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He combine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two kings" and the creativity of his own innovative spirit, and replaced it with the style of "continuous cotton grass", which had been revised since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and poured out his personal feelings. Created the "two kings" school of the new paradigm of the book style. The style of Wang Duo cursive script is the result of piety, solid work and brilliant copying method, which is a refraction of personal mood. He watered his chest with calligraphy, strengthened the contrast of various antagonism factors, enriched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language, and expressed his mind with the style of strong, unrestrained, unrestrained and unrestrained. Wang Du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for its unique style and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建民;;王铎草书影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龙红;三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表征——黄宾虹、林散之、王冬龄的书法师承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陆衡;;林散之书法鉴定[J];长江文化论丛;2001年00期
4 李洪智;李邕的行书艺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邱世鸿;书法的化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吴永斌;王晓玲;;清代主流书法及其对当代书法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娄小明;;解读“留白”的智慧——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J];江苏教育;2008年02期
8 曹士东;;论书法艺术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9年15期
9 张立翔;贾宪明;;谈中国画笔法的传统演变与当代创新[J];世纪桥;2010年05期
10 陈军;浅谈中国古代绘画的意象审美[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剑源;;君子立身,务修其本——与设计专业大学生谈书法课学习的重要性[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尹培如;范畴的移植[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陈海良;中国书法墨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李海燕;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恩扬;泼墨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章剑华;中国书法的现代构建[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春;明末清初董巨山水画的鉴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琼;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房明东;书法与中医学的渊源及发展相似性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任克兵;郑板桥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探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肖瑶;中国画的线条演变[D];天津大学;2010年
6 巩绪发;晚明浪漫书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道安;《书史会要》两宋部分校正[D];吉林大学;2006年
8 段彪;论书法中墨韵表现的历史演进与风格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赖起凤;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翼;触类旁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武;;艺林日知录(二)[J];东方艺术;2006年04期
2 建才;;明清书法家王铎书法作品欣赏[J];流行歌曲(艺考);2008年09期
3 河洛闲人;;再芝湖畔烟锁柳——神笔王铎故居游感[J];青少年书法;2010年13期
4 纪松;;沉郁漫胸 笔墨寄怀——由王铎为岳飞书简跋文来看王铎的内心世界[J];美与时代(下);2010年10期
5 薛龙春;;《明季诸名公赠王文安公画扇册》考述[J];中国书画;2010年11期
6 黄玉岩;;王铎的交游与其书风形成的关系简论[J];美术大观;2011年04期
7 丁楠;王铎书法艺术初探[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万双全;;临池碎语[J];中国钢笔书法;2005年02期
9 李谦;张向真;;王铎行书鉴赏与辨伪[J];收藏界;2008年09期
10 路欣;;“五十自化”:读王铎《草书临〈淳化阁帖〉卷》[J];东方艺术;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高宝庆;;“联墨合璧”是楹联艺术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歌;安知“后王”胜“前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朱浩云;一泻千里 气势撼人[N];美术报;2011年
3 方芳;王铎书法势不可挡[N];中国商报;2007年
4 孙百安;集古出新:米芾王铎的成功之路[N];美术报;2003年
5 冯德良;惊世骇俗的审美[N];中国商报;2004年
6 赵智强 赵文婧;淡墨勾画雪景竹石[N];中国商报;2005年
7 胡西林;信手挥毫 字字如玑[N];中国商报;2007年
8 记者 吴继峰;“周口书画台湾行”活动今日在台湾开幕[N];周口日报;2009年
9 徐建融;傅山的“四宁四毋”[N];中国商报;2004年
10 张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笔沉墨实宋华平[N];美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谢萌;王铎艺术思想的心学基础及其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茹峰;视觉图式的演变[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4 陈海良;中国书法墨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小丹;圆行有常[D];延边大学;2005年
2 马昀;论中国服饰审美思想的历史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3 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4 焦姣;门神画中秦琼、尉迟恭形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黄道勇;飞潜动植入画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艳;论人民币纸币设计风格之演变[D];苏州大学;2005年
7 叶晓红;翡翠饰物的演变和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周子琴;传承与创造[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9 万晓梅;文字图形化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秦艳;演变与见证—从十年《étapes》看当今平面设计的趋势与方向[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144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4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