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苍茫见道心——朱乃正书法研究
[Abstract]:There are few who are good at calligraphy in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home, but also famous for oil painting, and also good at ink painting, calligraphy, poetry, seal cutting, and to a certain height, but also rare-cover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Tao has mutual exchange and different techniques. Born in 1935, Zhu Naizheng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oil painter who grew up under the western education system. Its style of writing matured in the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f "visual art". To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ioneers of the contemporary style of calligraphy and higher calligraphy education.
【分类号】:K825.72;J2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建国;;想圆的梦——我所认识的朱乃正君[J];北京政协;1995年06期
2 王镛;;不求法脱 不为法缚——朱乃正先生书法新作读后[J];东方艺术;2011年16期
3 熊秉明,文楼,靳尚谊,朱乃正,袁运生,范迪安;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艺术家如何自处[J];美术研究;1999年01期
4 华沐;从朱乃正的艺术看中西会通[J];美术研究;1995年04期
5 朱乃正;;境由心造——画《大漠》《长河》的启示[J];美术;2009年01期
6 陈林,陶宇;当行则行 当止则止——朱乃正访谈[J];美术观察;2004年08期
7 朱乃正;取之于外——发自于内——形成于己[J];美术研究;2004年04期
8 朱乃正;;艺术四题[J];美苑;1993年02期
9 朱乃正;;乃正从艺自叙[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6期
10 朱晴;艺苑“鬼才”朱乃正[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士立;;论汉字字体图形化设计的表现形式[J];大舞台;2012年05期
2 成杰;;论张怀t厥榉ㄅ乐帐跆厣玔J];电影评介;2009年20期
3 刘景丽;;论传统人物画用笔由密向疏转变中的佛教因素[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晨;新生与失落——两件艺术品的功能转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王伶儿,崔初阳;论书法的多维空间感及表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尚荣;写意雕塑三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3期
7 吴耀华;中国画形态的未来趋向[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张鹏飞;;论中华书法艺术的生命文化情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王菁;;论王羲之及其《兰亭集序》的审美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12期
10 张鹏飞;;论华夏传统书法艺术“天人合一”的生命文化情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李敏秀;中西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周勋君;清代书法批评中对形质的描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李荣琳;承传东西 造境油画[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卿;书体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2 周娟;张昕若书法艺术初探[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3 王士立;论汉字设计中图形符号的寓意[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裘凤;试析现代绘画构图平面化特征[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乔璐;浅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流行色[D];山东大学;2008年
6 汪蕾;海报设计中的汉字图形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忠;唐代诗歌与书法艺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新世纪书法艺术展望”八人谈[J];书法之友;2000年03期
3 王文章;;普及书法教育很重要[J];今日教育;2010年11期
4 纪光治;;论书法艺术潜在的教育功能[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何小龙;;银月清辉[J];中国作家;2007年23期
6 胡长春;;书法创作的良师益友——推荐《临摹与创作》系列丛书[J];书法之友;2001年12期
7 卞云和;;《马顺强书法集》后记[J];文艺评论;2007年06期
8 平云坦;;书法艺术创新的前提[J];剧作家;2008年03期
9 孙伯翔;;书法创作随想[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6期
10 彭肖天;;论书法艺术的创作[J];青少年书法;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4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9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10 蔡栋;;楚调自歌 风神超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飞舟 刘伟;坚质浩气 高韵深情[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金桓;书如佳酒不宜甜[N];吉林日报;2005年
3 魏义;流露于笔端的心路轨迹[N];人民日报;2007年
4 杨天冰;墨以寄情 书以养性[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续鸿明;张海: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记者 曾一莹;繁荣书法艺术 服务三次创业[N];广安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尹一寒;博采众美返朴归真[N];中国贸易报;2011年
8 旭宇;心声与才气的结晶[N];人民日报;2008年
9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言恭达;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李一书法艺术赏析[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3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燕凯;视觉与神遇[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王传峰;中日近现代书法交流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7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建华;碑学的发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旗;字体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4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俞在玉;汉字笔画“钩”的文字学意义及其美学特征[D];青岛大学;2010年
6 崔永升;永tF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文静;墨海深处的生命凸现[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蓓;平面构成中书法艺术的应用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卫武;曾熙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0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16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