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沈曾植行草书的“通古出新”

发布时间:2018-09-01 09:43
【摘要】:清末金石学兴益,书家对于出土文物非常关注。沈曾植以其深厚的书学学养、敏锐的艺术嗅觉锁定了《流沙坠简》,并以其为切入点疏通书学中"古今""南北"等问题。同时他叉以强烈的主体意识、清晰的"取用"思路在人生最后十多年中有意识地进行书法艺术性探索,最终成为二十世纪书坛的一座高峰。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scholar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unearthed relics. Shen Zengzhi, with his deep study of books and keen sense of artistic smell, locked in "quicksand falling slips" and took it as a starting point to clear up the problems of "ancient and modern" and "north and south" in the study of calligraphy. At the same time, he explored the art of calligraphy consciously in the last ten years of his life with a strong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a clear idea of "taking", and finally became a peak of the book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文飞;;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沈曾植书法评述[J];东方艺术;2009年08期

2 葛炜;;学人治书——略论沈曾植书法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9期

3 刘碧虹;;王国维致沈曾植遗墨三种考释[J];收藏家;2011年02期

4 肖文飞;;沈曾植书风演变的几个点[J];中国书画;2013年01期

5 潘良桢;;康有为与沈曾植[J];书法之友;1997年04期

6 陈振濂;;沈曾植书法赏析[J];今日浙江;2014年06期

7 贾明哲;;沈曾植的章草探索及意义[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8 北村;奇险跌宕 醇厚高古——沈曾植书法艺术[J];青少年书法;2005年11期

9 赵鉴钺;;沈曾植行书对联赏析[J];青少年书法;2002年12期

10 田文惠;;沈曾植避居上海对其书风转变的影响[J];书法赏评;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薛永年;浑朴儒雅 卓然自立[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辛斋;迎接海派书法的春天[N];美术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狄德全;论沈曾植的书法艺术[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葛炜;沈曾植书法艺术思辨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段永成;沈曾植帖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张伟;论沈曾植的书法风格及其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5 成联方;沈曾植书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6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216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