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孔庙三碑”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隶书实践

发布时间:2020-05-07 18:58
【摘要】:东汉时期,是汉代隶书发展的鼎盛期,趋于成熟的隶书逐渐成为了法度森严的正规字体。东汉立碑之风大盛,因此给后人留下许多碑刻,堪称精湛、壮观。除此之外,尊孔崇儒的思想被更多人关注,于是出现了大量碑刻,其正文的书体多数使用隶书,这一时期的隶书工整、庄重,具有庙堂之气,而存放在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中的《乙瑛碑》、《礼器碑》和《史晨碑》,就是记录当时尊孔活动的重要历史史实,被称为“孔庙三碑”。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三种碑刻艺术风格端庄严谨,笔画平正、不偏不倚,符合当时所提倡的中庸思想。当时的隶书点画出现了粗细变化,而且棱角分明,体势偏扁,点画之间俯仰顾盼、体势开张、中宫收紧,同时也体现了隶书在东汉时期的艺术水准。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不同碑刻之间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展开对比与讨论,进一步分析“孔庙三碑”的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本人借鉴了以上碑刻的书法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隶书创作。
【图文】:

祭孔,汉高祖


当地最高行政长官主持祭祀。庙祭孔的时间是汉高祖时期。当时汉高祖 孔庙,用“太牢”礼仪来祭祀孔夫子。自那子,,如汉光武帝、汉章帝、北魏孝文帝、唐。清朝年间,祭祀孔子的场面十分隆重,以,清代的乾隆皇帝曾经八次到曲阜孔庙祭祀值得后人称赞。府下令全国祭孔,而祭祀的流程和礼仪有了圈,将以往的祭服改为长袍马褂,并将古代的祭孔大典,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市民纷纷,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祭祀孔子的仪的重要标志,从图 2-1 中可以看出祭孔场面究、发扬光大。总体说来,在当代曲阜祭孔礼圣庙开庙典礼公开祭拜。

“孔庙三碑”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隶书实践


《乙瑛碑》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元明;;中庸之道——《乙瑛碑》临摹解析[J];江苏教育;2016年53期

2 心远;;《乙瑛碑》[J];江苏教育;2016年53期

3 胡柳阳;;《乙瑛碑》临帖心得[J];江苏教育;2017年13期

4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六)[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6年12期

5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七)[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年01期

6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五)[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6年11期

7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八)[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年02期

8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十)[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年04期

9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十三)[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年07期

10 滕西奇;;怎样写《乙瑛碑》(十二)[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少元;横翔捷出《乙瑛碑》[N];联合日报;2016年

2 吴名;灵魂的舞蹈[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王玉池;《乙瑛碑》译注[N];中国艺术报;2004年

4 王玉池;《乙瑛碑》译注[N];中国艺术报;2004年

5 周惠斌;宗庙之美 最可师法[N];中国商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彭德倩;由“艺”及“道”,学子跟着“大牛”拾贝[N];解放日报;2019年

7 山东潍坊市美术馆馆员 张卫华;隶书重镇 气象灿然[N];中国文化报;2018年

8 董纯琦;汉代隶书书法的再现[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毛国典;我对隶书临摹的认识[N];中国书法报;2018年

10 朱建华;他从传统中走来[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春娥;“孔庙三碑”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及隶书实践[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2 尤晓蕊;《乙瑛碑》著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3 龚月红;《乙瑛碑》对我隶书创作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3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653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