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碑派楹联书法研究
【图文】:
以绘画挂轴居中,,两侧配以对联的室内装饰方式,在晚明尚未形成风气。逡逑这种悬挂书画方式的流行,应在清初以后,因为在晚明小说《金瓶梅词话》中逡逑尚未见到这种以对联配画悬挂的描述,而《红楼梦》(图2.1.2)中己多次出逡逑8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19页。逡逑9张小华《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统计分析及其文史学意义》屮《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收录了清代楹逡逑联作品单独成集或附于诗、文集后的楹联作者。编、辑者皆未录,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第97页。逡逑10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24页。逡逑10逡逑
以绘画挂轴居中,两侧配以对联的室内装饰方式,在晚明尚未形成风气。逡逑这种悬挂书画方式的流行,应在清初以后,因为在晚明小说《金瓶梅词话》中逡逑尚未见到这种以对联配画悬挂的描述,而《红楼梦》(图2.1.2)中己多次出逡逑8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19页。逡逑9张小华《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统计分析及其文史学意义》屮《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收录了清代楹逡逑联作品单独成集或附于诗、文集后的楹联作者。编、辑者皆未录,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第97页。逡逑10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24页。逡逑1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初;刘诗能;;明代及其以前的楹联书法考述[J];公关世界;2017年02期
2 ;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作品选[J];中国书法;1999年12期
3 孟潇碧;;楹联书法鉴藏的三个问题[J];中国书画;2016年06期
4 王惠正;;楹联书法艺术的双重变奏——探析楹联书法在清代鼎盛的多元化成因[J];书法;2016年10期
5 ;“当代十大楹联书法名家”评选揭晓[J];对联;2019年12期
6 刘秋泉;陈太晚;;楹联书法[J];湖南教育(B版);2018年12期
7 刘志刚;临作参展 实难恭维——读《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作品集》有感[J];书画艺术;2001年06期
8 孙模志;;试论中国楹联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3年07期
9 孙良荫;;试谈楹联书法的个性——我的创作实践和体会[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10年01期
10 陆继顶;;浅谈楹联书法的章法[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繁锦;;序[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谷向阳;;加强楹联书法学科建设势在必行[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望进;;楹联应与时俱进[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罗永嵩;;俪辞墨彩靓神州——浅谈楹联书法艺术与社会生活[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鲁晓川;;论楹联书法的美学特征和创作原则[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安学森;;浅析楹联书法在文化建设中的作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毛选选;;楹联书法断想[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梁石;;楹联书法,是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艺术[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孙良荫;;对楹联书法艺术的再思考[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俊 记者 张永杰;兴区即将打造中国首家楹联书法博物馆[N];盘锦日报;2019年
2 张建初 刘诗能;明代及其以前的楹联书法考述[N];美术报;2016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傅玛丽;新春收藏 名人楹联书法受追捧[N];北京商报;2015年
4 温存;品味林则徐楹联书法[N];中国商报;2003年
5 金荣生;鞍山将举行2008人楹联书法大会[N];辽宁日报;2008年
6 孙立滨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楹联的审美趣味[N];美术报;2018年
7 记者 王嘉;成都国际楹联书法大展暨中韩艺术交流展开幕[N];成都日报;2004年
8 杨开金;弘扬楹联文化 打造联墨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落笔有神[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王乃栋;赵之谦楹联书法[N];中国商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洋;晚清碑派楹联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2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6625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