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晚清碑派楹联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21:48
【摘要】:清代晚期遇到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既有中西之争,根本上更是古今之变。中国书法史自魏晋南朝“二王”一派书法的流行始至宋、元、明、清刻帖的繁荣发展,“二王”一脉书风占据了中国书法的核心位置。晚明清初以王铎、傅山为首的一拨激进的书法改革之风消歇之后,乾嘉金石学者的访碑、学碑之风悄然兴起,经过包世臣、阮元的鼓吹,至晚清康有为,碑派思潮冲击着书坛,影响深远。楹联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形式,最能代表中国语言文字的特征。楹联发展到清代,已经成了官僚、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楹联悬挂在庙宇、园林、厅堂之上,它的两两相对的形式,它的观赏性、公开性、仪式性,与传统帖派手札的把玩性、私密性完全不同,它的创作也对字形、字体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字形要大,字体要正,还要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这些要求都与碑学思潮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碑派楹联书法在晚清大放异彩,成为晚清文化转型的一个精神标志。碑派楹联书法在碑学复古求变思想的指引下,在观看方式、取法途径、审美风格、用笔方法、创作心态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帖派手札的把观到碑派的远观,从取法二王到取法汉碑、魏碑、先秦篆籀,从书卷气到金石气,从用笔的顺滑到逆涩,从纵向顺承、追求节奏感的时间性到以字形自身形式变化的空间性。美术化、个性化的追求,使得碑派楹联书法脱胎换骨,超越于帖派、馆阁派之上,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变化是一种从思想到形式的全方位的转变,就像西方科学的历次革命一样,是一种范式的变革,是晚清社会、文化范式变革的缩影与象征。表现在晚清楹联书法中的这种碑学的范式变革,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展览模式,它为书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图文】:

插画,《红楼梦》,内装饰,中室


以绘画挂轴居中,,两侧配以对联的室内装饰方式,在晚明尚未形成风气。逡逑这种悬挂书画方式的流行,应在清初以后,因为在晚明小说《金瓶梅词话》中逡逑尚未见到这种以对联配画悬挂的描述,而《红楼梦》(图2.1.2)中己多次出逡逑8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19页。逡逑9张小华《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统计分析及其文史学意义》屮《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收录了清代楹逡逑联作品单独成集或附于诗、文集后的楹联作者。编、辑者皆未录,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第97页。逡逑10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24页。逡逑10逡逑

吴中,古村,厅堂,内景


以绘画挂轴居中,两侧配以对联的室内装饰方式,在晚明尚未形成风气。逡逑这种悬挂书画方式的流行,应在清初以后,因为在晚明小说《金瓶梅词话》中逡逑尚未见到这种以对联配画悬挂的描述,而《红楼梦》(图2.1.2)中己多次出逡逑8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19页。逡逑9张小华《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统计分析及其文史学意义》屮《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收录了清代楹逡逑联作品单独成集或附于诗、文集后的楹联作者。编、辑者皆未录,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第97页。逡逑10徐衡绅、周世德《上林县志?复印本》,1884年5月,第24页。逡逑1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初;刘诗能;;明代及其以前的楹联书法考述[J];公关世界;2017年02期

2 ;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作品选[J];中国书法;1999年12期

3 孟潇碧;;楹联书法鉴藏的三个问题[J];中国书画;2016年06期

4 王惠正;;楹联书法艺术的双重变奏——探析楹联书法在清代鼎盛的多元化成因[J];书法;2016年10期

5 ;“当代十大楹联书法名家”评选揭晓[J];对联;2019年12期

6 刘秋泉;陈太晚;;楹联书法[J];湖南教育(B版);2018年12期

7 刘志刚;临作参展 实难恭维——读《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作品集》有感[J];书画艺术;2001年06期

8 孙模志;;试论中国楹联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3年07期

9 孙良荫;;试谈楹联书法的个性——我的创作实践和体会[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10年01期

10 陆继顶;;浅谈楹联书法的章法[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繁锦;;序[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谷向阳;;加强楹联书法学科建设势在必行[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望进;;楹联应与时俱进[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罗永嵩;;俪辞墨彩靓神州——浅谈楹联书法艺术与社会生活[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鲁晓川;;论楹联书法的美学特征和创作原则[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安学森;;浅析楹联书法在文化建设中的作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毛选选;;楹联书法断想[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梁石;;楹联书法,是书法和对联相结合的艺术[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孙良荫;;对楹联书法艺术的再思考[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俊 记者 张永杰;兴区即将打造中国首家楹联书法博物馆[N];盘锦日报;2019年

2 张建初 刘诗能;明代及其以前的楹联书法考述[N];美术报;2016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傅玛丽;新春收藏 名人楹联书法受追捧[N];北京商报;2015年

4 温存;品味林则徐楹联书法[N];中国商报;2003年

5 金荣生;鞍山将举行2008人楹联书法大会[N];辽宁日报;2008年

6 孙立滨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楹联的审美趣味[N];美术报;2018年

7 记者 王嘉;成都国际楹联书法大展暨中韩艺术交流展开幕[N];成都日报;2004年

8 杨开金;弘扬楹联文化 打造联墨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落笔有神[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王乃栋;赵之谦楹联书法[N];中国商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洋;晚清碑派楹联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2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662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