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笔墨水润滑体系及其书写性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TQ638
【图文】:
性笔笔头笔笔头是影响书写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开发出匹配笔头的笔头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中性笔出现后,笔头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本稳定:主要由球珠和球座体两部分组成,如图 1.1 所示,球珠一般用“双珠”结构——除了笔尖的球珠外,在笔尖和墨水囊交界处还漏墨的球珠。球座体内部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孔、小孔和油槽,分别用于安装球珠,储存墨水、传输墨水等功能通渠道。其中油槽通常有三孔和五孔两种类型。笔头是决定书写性其结构复杂、精度高,对材料的均匀性、稳定性与切削性要求极高钨和氧化锆陶瓷;球座体采用铅黄铜、镍白铜和易切削不锈钢,上头微孔高速切削(20 000 r/min)、微结构精密加工(精度±4 μm)/100m)等要求[10,11]。
针管头 针管弹簧头图 1.2 常用中性笔笔头外观结构Fig.1.2 The appearance structure of gel pen tip in common use3 中性墨水简述3.1 中性墨水的组成中性墨水是一种专门灌装于中性笔笔芯的墨水,它的粘度低于油性圆珠笔中的油,高于水性圆珠笔中的墨水,之所以具有这种中等粘度特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墨水散及制备过程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和高分子材料的添加提高了墨水的粘度,中性墨水触变性相对较高,同时还表现出非常好的假塑性,不会像油性圆珠笔一样存在麻点、墨等问题,也不会像钢笔一样出现漏墨等现象。书写时,球珠在球座内滚动对墨水产一定剪切作用,墨水由于具有触变性粘度会降低,由凝胶状的半固态变为液态从笔头出,实现书写性能。当书写停止时,施加到墨水上的相应剪切应力消失,墨水在极短时间内粘度增加,呈现出一种高粘滞状态,流动性变差,从而不会发生积墨和漏墨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培平;;切削液的润滑组分对工件表面物理化学作用的性能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5年02期
2 姚王照;马雪婷;陈爱平;王伟超;曾炽涛;;可擦蓝中性墨水的研制及其润滑性表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姚鹤忠;王通虎;李安;;圆珠笔书写润滑度研究(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19期
4 徐君道;张雪莲;殷永生;;不锈钢笔头材料加工性能的研究分析[J];中国制笔;2014年01期
5 李高宁;韩洪燕;黄秀红;;缔合型增稠剂的结构、性能及增稠机理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2年04期
6 李久盛;;边界润滑过程中摩擦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润滑油;2011年06期
7 姚鹤忠;;圆珠笔的书写机理初步研究(一)[J];中国制笔;2010年04期
8 任宏洋;王新惠;;黄原胶的特性、生产及应用进展[J];酿酒;2010年02期
9 姚鹤忠;;圆珠笔的笔头与油墨(墨水)的匹配问题再探讨——影响中性笔出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初步研究[J];中国制笔;2010年01期
10 钱纪军;陈爱平;刘众鑫;包友根;蒋中南;丁保中;孙宗元;;炭黑中性笔墨水书写性能的流变学表征[J];精细化工;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攀;中性墨水稳定性和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张西广;颜料型蓝色中性墨水制备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3 王伟超;碳黑中性墨水润滑性和流变学研究及红色中性墨水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费颖颖;染料型中性墨水的配方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贺晨霞;中性墨水书写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高佩;新型圆珠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的研究与开发[D];江苏大学;2009年
7 张瑞东;黑色颜料型中性墨水配方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8 刁红亮;颜料型中性墨水制备工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7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1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