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6 09:44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无论在学术文艺方面的变异和成就上,还是在政治上的更迭变化上都表明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政治上的松驰约束力,为学术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动荡的时期会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促进人性的觉醒,激活人们的创造和思维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文字书写艺技的“书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以魏晋最为辉煌。书家“门第”或“政治化”的身份特征,有利于书法的广泛传播,尤其是新体书法的传扬,也促成了书家这一社会角色的确立。真正具有学术意义的书学著作出现于魏晋南北朝,作者多是书家。本文从这一时期的书法理论出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作品、书法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其发展脉络、繁荣的时代背景,主要特征以及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产生的背景进行探讨,分析这一时代的书法理论的形成与东汉的书风具有的特殊内在因果关系。第三部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的综述。任何理论都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深入而来的,书法理论也是在大量书法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本章节是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文章类型以及这一时期开宗立派的多位大书家的研究,到将这一时期书法理论分为书法史论,技法理论及审美品评三个方面做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理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二王书风的建构过程及发展,并阐述自魏晋南北朝开创的书法品评之风。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相对明确的结论,即中国书法甚至绘画的鉴赏品评观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奠定的基础。这些传统艺术的要求和门槛,也决定了它只能是由文人士大夫来主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薇;;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与王维诗歌地位的转折——兼论李杜独尊的诗学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马育良;;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墓主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韦伟权;;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文字元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王顺中;;试析王国维的天才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申东城;;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谈杜甫的“遣”字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王颖;;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f3;李娟;;中国传统书法的生命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胜角;;关于“今楷”的考问——兼评旭宇诸先生的《今楷论纲》(上)[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9 王艳军;;传说时代造字诸说思辨及其美术字体[J];书画世界;2010年04期

10 李兴涛;;民间书法对颜真卿书风的影响综述[J];书画世界;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冯春波;;中国英汉、汉英词典插图简况[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蒋红斌;;事物的外部因素与设计的创造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蒋文燕;;汉颂作品类型分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房日晰;房向莉;;苏轼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云涛;;试论潭柘寺宗教与传承[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7 徐宁;;有关“字”这个概念的几点看法[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f替

本文编号:2743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43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e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