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钟繇书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1:02
【摘要】:锺繇是汉魏时期著名书法家,其楷书、隶书与行书的成就都比较高。尤其是楷书,他对当时民间流行的新体楷书进行归纳整理,率先确立了楷书的基本法度,对汉字字体的演变具有重大意义。后世将他称为“正书之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并且共同代表了中国书法的传统。 本文对锺繇书法艺术的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锺繇书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当时书法发展的状况,又结合文献资料对锺繇书法产生的个人条件进行了讨论。经考察发现,锺繇在具有良好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有较充裕优越的学书条件,又从事高级文职工作,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融为一体,兴趣浓厚得名师传授,坚持数十年,在书法艺术上终于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古代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第二部分对锺繇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其书迹的流传进行了归纳梳理。考察锺繇的书迹“五表”、“六帖”、“二碑”。锺书所擅“三体书”中以楷书为最,其楷书不仅是早期楷书的代表,更是中国楷书发展的开端,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论文重点在第三部分,结合锺繇书法作品,深入分析了锺繇书法的“风格美”及“技法美”。锺繇书法艺术具有古雅、天然、稚拙、含蓄幽深、厚重的风格特点,这些特点的呈现是由锺繇以独特的笔法,在点画、结体及章法方面的经营创造来实现的,这些风格形式美代表锺繇书法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对后世书家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论文第四部分讨论了锺繇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以及锺繇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92.1
【图文】:

传闻,汉魏,小篆,隶书


体相继产列,至汉魏时书体已多至百体。但是也未能知道这些书体的真实面目,或:“彼(各种书体)皆得于传闻,因也。”有书迹可考并流传后世的书迹书几种。篆和隶书。但是,小篆随着时间的发图 1—1《熹平石经》局部

曹操,拓本,书法


3 锺繇个人坚持学书的态度虞世南《劝学篇》曰:“自古贤者,勤乎学而立其名,若不学即没世而无闻矣。”①锺繇被后世称为“正书之祖”,其较为显著的书法艺术成就除了受一些综合的客观因素影响外,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他主观刻苦努力的结果。自古至今,即使是大师巨匠,也无不洒下勤奋的汗水。“草圣”张芝练书,“池水尽墨”,“书圣”王羲之练书,“唇齿皆黑”。锺繇在艺术上的成绩,(图 1—2)曹操唯一传世书法《衮雪》拓本

法帖,印鉴,原貌


)、“三道、陆行直、高士奇等印鉴可知,此似道、高士奇等人过目或收藏。此表真赏斋贴》,清代《三希堂法帖》并斋贴》所刻最能传神,《三希堂法帖》改变此表原貌。,1989 年第一版,第 202 页。图 2—1《宣示表》局部 选自《大观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韩昌洋;试论徐渭的生活经历对其文艺创作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梁志龙;沸流杂考[J];北方文物;1997年04期

4 陈德弟;;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述论[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5 张东华,刘伟;荆州之争与吴蜀关系新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陈池瑜;兴成教化与中国人物画的功能[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龙显昭;陈寿史学刍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唐戈;张裕钊与赵之谦之比较[J];鄂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苏杰;《三国志》校诂拾零(续)[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04期

10 倪永明;《三国志》日译本得失谈[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道英;释贯休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王书才;明清文选学述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杨春晓;满船书画同明月[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清;20世纪中国书学疑古考辨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杨鉴生;王弼及其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赵红梅;玄菟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徐丽娟;试论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人物艺术形象[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3 孙超;张弼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陈建平;宋代印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罗红胜;《说文解字》与清代书法篆刻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钱敏芳;曹操诗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静婷;《宣和书谱》书法批评词语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钟文荣;试论张家山汉简中对官文书违法行为的处罚[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姜勇;中国书学的“象”论体系[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63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63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