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隶书风格成因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92.1
【图文】:
图 2-1 《小影珠吟馆隶行额》《与汪菊士论诗》何氏诗言道:“落笔要面面圆,字字圆。所谓圆者,非专讲格调也。一在理,一在气。理何以圆?文以载道。”①此处理的论述,无疑是诗之理。而何氏书学内化为情性外化为形质的“性道通”,与其时言“心画一理”、“诗文载道”实质是一脉相承的。诚然,诗画可以依理而循,做人能以规行矩,书理亦然。在哲学的层面上,何绍基与其父何凌汉同受汉人儒家与宋明理学影响颇深,而以二者思想范畴所暗含主体与客体来渗入书学,无论何派何家都需要何绍基谨慎遵从。同时,何氏认为诗文书画诸艺中不仅要展露自我个性,还应要合乎于道。一方面,何绍基要恪守“理道”的客观规律准则,行其所行,止其所止。另一方面,他又必须注重主观艺术情感的宣泄。故屡言:“书虽一艺,与性道通。”②“性”与“道”互为辩证,矛盾与统一共存,而这种并行的思想贯通于何绍
《鲁峻碑》
而从何绍基不惑始临汉碑《鲁俊碑》(如图 3-1)(1841)至花甲《易林隶书册》(图3-2)(1861)成熟,隶书书风的演变可谓非常明确,但其演变具体过程如何有待论及。梅墨生就何绍基书法发展道路将其一生的书学历程大致分成了三大阶段:“初期师法颜真卿楷行与摹仿《张黑女》的阶段;中期以《争座位》入鲁公之室及甚爱小欧《道因碑》的阶段;晚年遍临汉魏碑版而入险绝之境的阶段,这样三个时期。”②钱松根据何绍基生平及学书经历将其书学历程划分了四个阶段:“家学熏陶(嘉庆 11 年至嘉庆 22 年);初涉碑版(嘉庆 23 年至道光 9 年);取径唐碑(道光 10 年至咸丰 5 年);晚年变法(咸丰 6 年至同治 2 年)。”③通过整理何绍基存世作品资料看,四十二岁之前并无隶书作品留存,故笔者结合相关学者研究的年谱资料,以不惑之年所临《鲁峻碑》为界限,前期以何绍基书学①梅墨生.中国书法全集·何绍基[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7:2.②梅墨生.中国书法全集·何绍基[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7:2.③钱松.何绍基年谱长编及书法研究[D].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南京艺术学院,2008:267-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伟;;法分三修 蕲进于道——何绍基书学之路蠡探[J];荣宝斋;2019年02期
2 莫庆焕;;楷书何绍基诗轴[J];中国书法;2019年07期
3 何锦;;继承和发扬——湖南省博物馆藏何绍基书画作品[J];东方收藏;2019年17期
4 王亚楠;;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与其追随者[J];中国书法;2018年07期
5 曹建;;何绍基的东坡情结[J];中国书法;2018年07期
6 钱松;;论何绍基书法批评中的经世意识[J];中国书法;2018年07期
7 ;清·何绍基书法特辑[J];中国书法;2018年07期
8 周祥林;;何绍基——文人追求非文人书法的成功先行者[J];中国书法;1995年04期
9 卢莉;;还原大师 何绍基的书法世界[J];收藏家;2016年03期
10 李建毛;卢莉;;“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解析[J];文物天地;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金娟;;从何绍基的“朋友圈”看晚清文人的交往[A];博物馆学文集.13[C];2018年
2 王亚楠;;湖湘争习“何风”——何绍基对楚地书家的影响[A];大匠之门 19[C];2018年
3 ;一字拾趣[A];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贾素华[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5 兰石洪;;论何绍基诗“逼肖苏诗”的艺术特征[A];第23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6 刘光;;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思想之异同[A];大匠之门 9[C];2015年
7 编者;;书痕印相[A];大匠之门 19[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明明 北京画院院长;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N];美术报;2017年
2 北京画院美术馆策划部主任 王亚楠;佳墨名楮纷相随[N];中国文化报;2017年
3 张寿江;那一件何绍基下联 你在哪里[N];中国文物报;2012年
4 唐忠勇;藏海无涯苦作舟[N];中国文物报;2015年
5 王殿芝;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与山海关[N];中国档案报;2003年
6 何来胜;伊秉绶、何绍基隶书比较[N];美术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龙迎九 谭清华 见习记者 雷昕;金桥古镇:钟灵毓秀的“郡之首邑”[N];衡阳日报;2010年
8 张正宁;大通楼文韵[N];凉山日报(汉);2009年
9 鄢福初;厚遒苍古 壁立千仞[N];湖南日报;2016年
10 何满宗;书而乐 寿而康[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钱松;何绍基年谱长编及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段志强;顾祠会祭研究(1843-1922)[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援;何绍基楷书研究[D];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
2 王毕;何绍基隶书风格成因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陈爽;何绍基隶书风格及其书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大泽 珠弥子;何绍基临汉碑思想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5 冯昕;从国展看何绍基书风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6 杨根弟;何绍基临《张迁碑》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7 范笑寒;何绍基的山东书法金石交游[D];宁夏大学;2018年
8 周锟;崇恩书法艺术分析及启示[D];山西大学;2018年
9 林洁;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及对清末民初书风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10 刘霞;陈介祺与何绍基的尊碑思想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5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7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