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篆刻艺术与印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04:10
本文关键词:刘江篆刻艺术与印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刘江先生,可谓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精研书法、篆刻艺术。在篆刻艺术上,刘江师于潘天寿、诸乐三,法乳吴昌硕;探古玺、汉印、流派印之神韵,转益多师,广收博采。他还尝试以甲骨文、钟鼎文入印,参入叠篆文笔意,并熔封泥、陶范、瓦当为一炉,形成浑穆灵动、朴拙雄强的新面貌。印学思想上,刘江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近30本理论书籍,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印学思想,并贯穿于他的篆刻艺术实践。刘江而立之年进入教育领域,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担任书法专业的篆刻老师,此后一直从事书法、篆刻教育直至退休。刘江见证、参与了美院书法专业从建立到现今的发展。近30年的教育实践,刘江不仅编撰了大量教学用书,发表了多篇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同时提出了“因材施教,重传统,倡创新”的篆刻教育思想。本文主要从刘江先生的印事经历、篆刻艺术、印学思想以及篆刻艺术与印学思想的影响这四大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刘江先生的印事经历,主要从他早年求学历程、中年投身教育,篆刻风格形成期、晚年专注篆刻,成就卓越这三方面着手。第二部分重点对刘江先生的篆刻艺术进行分析,围绕刘江的篆刻艺术风格特征、篆刻艺术风格的渊源、篆刻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三部分着重论述刘江先生的印学思想,并且从他的印学理论的学术成果、印学思想的形成、篆刻艺术教育思想来分析。第四部分总述刘江先生的篆刻艺术与印学思想对现当代篆刻艺术的影响。刘江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篆刻教育家。本文通过对刘江先生这几十年来的篆刻艺术作品、印学思想加以全面详细的梳理、分析、总结,旨在揭示刘江先生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和形成之原因。期望能给承袭刘江先生篆刻艺术的印人有所裨益。
【关键词】:刘江先生 篆刻艺术 印学思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一) 选题由来8-9
- (二) 研究方法和意义9-10
- 一、刘江印事经历10-15
- (一) 早年求学历程10-12
- (二) 中年投身教育,篆刻风格形成期12-14
- (三) 专注篆刻,成就卓越14-15
- 二、刘江篆刻艺术15-43
- (一) 刘江篆刻艺术的风格特征15-25
- 1. 篆法15-18
- 2. 章法18-20
- 3. 刀法20-22
- 4. 润饰法22-23
- 5. 边款法23-25
- (二) 刘江篆刻艺术风格的渊源25-37
- 1. 潘天寿对刘江篆刻的影响26-27
- 2. 师于诸乐三,法吴昌硕27-29
- 3. 探古玺、封泥、古陶纹等29-30
- 4. 汲取印外文字的营养30-37
- (三) 刘江篆刻风格形成的因素37-43
- 1. 高尚的人品37-40
- 2. 深厚的学养40-43
- 三、刘江印学思想43-53
- (一) 刘江印学理论的学术成果43-48
- 1. 《中国印章艺术史》43-46
- 2. 《篆刻美学》46-48
- (二) 刘江印学思想的形成48-50
- 1.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48-49
- 2. 洋为中用,探索创新49-50
- (三) 刘江篆刻艺术教育思想50-53
- 1. 因材施教,对症下药51
- 2. 立足传统,重在创新51-53
- 四、刘江篆刻艺术与印学思想的影响53-55
- (一) 刘江篆刻艺术的影响53-54
- (二) 刘江印学思想的影响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 刘江大事记58-6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60-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祁斌;;刘江教授访谈录[J];中国钢笔书法;2006年07期
2 老爱;王宏;申博;;湖上好风至 岸柳正垂杨 刘江书法篆刻六十年[J];大美术;2005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刘江篆刻艺术与印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