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倪元璐书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05:00

  本文关键词:倪元璐书法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倪元璐,晚明著名的书法家。在明季书坛董派书风盛行的时期,倪元璐作为二王以外另辟蹊径的书法家,其书法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本文选择倪元璐的书法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划分四章进行研究。第一章结合倪元璐的人生经历从三个时期介绍倪元璐的书法艺术历程。第二章分两节论述倪元璐的书法艺术观念。首先从社会思想文化背景和明代士人心态两方面分析其书法艺术观念的形成;其次分析倪元璐书法艺术观念的表现,,从他的学习态度和书法观念两方面入手。第三章结合倪元璐的书法艺术作品,从表现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倪元璐的书法艺术风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第一节分析倪元璐“浑深遒媚”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第二节从倪元璐的书法作品入手,分析用笔、结体、章法、墨法这些形式要素是如何表现倪元璐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的。第四章研究倪元璐书法艺术地位与影响。论述其个人人格魅力和独特的书法艺术在明末清初的历史地位及对其他书法家的影响,以说明倪元璐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倪元璐 书法艺术观念 书法艺术风格 书法艺术地位 书法艺术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1章 倪元璐的书法艺术历程12-21
  • 1.1 早期:科举考试的影响12-14
  • 1.2 中期:入仕之后14-17
  • 1.3 晚期:辞官回乡之后17-21
  • 第2章 倪元璐的书法艺术观念21-28
  • 2.1 书法艺术观念的形成21-24
  • 2.1.1 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21-22
  • 2.1.2 明代士人心态变化的影响22-24
  • 2.2 “我法自见独立创新”的书法艺术观念24-28
  • 2.2.1 入木三分静气专志24-26
  • 2.2.2 我法自见独立创新26-28
  • 第3章 倪元璐的书法艺术风格28-40
  • 3.1 “浑深遒媚”的书法艺术风格28-31
  • 3.2 书法艺术特征分析31-40
  • 3.2.1 方圆兼施浑厚遒劲的笔法33-35
  • 3.2.2 紧密压缩的结体35-36
  • 3.2.3 行距宽松字距紧密的章法36-38
  • 3.2.4 渴笔浓墨的运用38-40
  • 第4章 倪元璐的书法艺术地位与影响40-43
  • 4.1 地位40-41
  • 4.2 影响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5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286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6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