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古印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和古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日本早期文书主要是指奈良、平安时代官方制作的各种公文、户籍、账簿、档案等。汉字书迹有相当部分是以这类文书的形式留存于今的,印章的使用也是如此。 经过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以及隋唐两朝东渡人员等多种途径的传播,中国的许多汉文典籍、优秀的书法作品和一些铸造技术也大量的传到日本,当时日本社会的主流阶层对中国隋唐文化在接受心理上有着主动性。正是受当时隋唐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印章还是荒芜的日本,渐渐有了汉字文化的传播和印章的使用。以实用性著称的日本古代印章,随着篆刻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门类而存在于社会文化艺术生活之中,日本古代印章的艺术审美和价值逐渐被提升。本文从印章的沿革、印章材料的制作、印章的用途及艺术价值、以及日本古代的印章对现代中日篆刻所产生的影响与联系等方面,来分析大和古印的源流。
【关键词】:大和古印 源流 现代篆刻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
- 第一章 日本古代印章的历史沿革10-17
- 第一节 日本古代印章的渊源10-12
- 第二节 日本古代印章与中国的官印制度12-15
- 第三节 日本的印章制度15-17
- 第二章 日本古代印章的制造方法及审美特点17-32
- 第一节 古铜印的材质及铜铸技术在日本的传播17-18
- 第二节 古铜印的制作方法及审美品格18-32
- 第三章 日本古代印章的实用性及艺术价值32-46
- 第一节 官印的用途及其艺术价值32-35
- 第二节 国印的用途及其艺术价值35-38
- 第三节 公印的用途及其艺术价值38-42
- 第四节 丝印的用途及其艺术价值42-46
- 第四章 日本古代印章与中国篆刻风格的流变以及对现代篆刻创作的意义46-55
- 第一节 日本古代印章的审美品格及对日本现代篆刻的影响46-49
- 第二节 中国篆刻风格的审美流变与日本古代印风的关系49-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后记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达斡尔族“乌钦”考论[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张福有;;学问源流浚后清[J];学问;2002年05期
3 段杨波;;中国木偶戏源流[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4期
4 昝红宇;;清代子弟书之源流嬗变考略[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海萌;;大调曲子源流研究的构想——建立于三种文献分析基础之上[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6 杜书瀛;;关于“评点”[J];文化与诗学;2011年01期
7 张永刚;;简析董仲舒人性论的思想源流[J];世纪桥;2011年11期
8 刘丽玲;王丽萍;;简论网络同人小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阙真;;关于广西彩调剧源流的思考[J];广西地方志;2011年03期
10 耿淑丽;;同心结源流刍议[J];儿童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亮;张俊绮;朱锦善;;小儿脾胃学说的发展源流[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树剑;赵京生;;督脉名考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雍和明;;试论中国双语辞典的源流[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燕宁;杨配力;吴金勇;;小儿推拿发展史略[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任晓艳;;穴位埋线拓展及临床应用[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张s
本文编号:29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