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6:01

  本文关键词:八大山人晚年书法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八大山人以其过人的天资,酝酿出全然有别与前人的书法风格,在古代和现代书法史上来看都是一朵独具异趣的奇葩,仿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作为前朝的遗民,作为遁迹归山皈依佛门的僧人,以及他晚年从俗后的经历,从他的学书里程来看,八大山人并没有脱离时代的印记,中年习董,晚年写篆书以及潜心研习小楷等等都可说明他的艺术成就是有一条很鲜明的脉络,而并不是很空出世的。八大山人身处于战火纷飞的社会,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各种角色的更换,见证了清初活跃的学术思潮,还时常忍受疾病的折磨,然而八大山人不论出世与入世,他总能以独善其身的姿态,坦诚的面对自己以及自己的际遇,然而他还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本文主要针对八大山人晚年书法风格的转变的几个要素进行综述,归纳总结过去学者们所涉及到的有关要点,尽可能详细阐述影响八大山人晚年书风的几个主要因素,同时通过作者艺术实践发现过去学者可能忽视的某个因素并予以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文不希望仅仅是一个单纯概括总结的个案研究,力求全面总结影响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各个要素,以及各个要素是如何在八大山人身体里相互作用,并提炼出他后来风格所呈现样子,以此说明一位艺术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人生和艺术追求,而不是一味的屈从于大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自己。 八大山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本人认为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从临习古代书家过程中能真正认识自己并且善待自己。我们不应该成为古代书家任何人的附属品,我们也不应该成为自己毫九边际的理想世界的傀儡,我们应该成为我们自己这是本文通过对八大山人晚年书法风格研究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遗民 八大山人 善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关于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界定7-10
  • 第一节、生活在清代初年的八大山人7-8
  • 第二节、从“驴”到“八大山人”8-10
  • 第二章 八大山人晚年书风的形成10-16
  • 第一节、厚积薄发,渐入化境10-11
  • 第二节、清初金石学的兴盛对八大山人晚年书风的影响11-12
  • 第三节、颜真卿的书法对八大山人的影响12-14
  • 第四节、八大山人晚年书法中的魏晋风度14-16
  • 第三章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形式美的构成16-20
  • 第一节、从《临河叙》中看八大山人晚年书法形式美的构成要素16-18
  • 第二节、八大山人晚年书法形式美的体现18-20
  • 第四章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与禅宗的关系20-23
  • 第一节、“一口吸尽西江水”20-21
  • 第二节、八大山人“善化”的境界21-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丽红;;朱耷的“善化”世界[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2 萧鸿鸣;曹洞临济两兼之——有关八大山人与禅门关系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10期

3 孔定芳;;清初明遗民的身份认同与意义寻求[J];历史档案;200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八大山人晚年书法风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3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