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张旭与徐渭狂草书法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5:12

  本文关键词:张旭与徐渭狂草书法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张旭、徐渭分别是盛唐和晚明两个时代的狂草艺术的代表人物,也是整个书法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们的狂草艺术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张旭、徐渭的生平入手,简要介绍和比较了二者的生平、经历、交游等情况;第二章着重针对张旭、徐渭狂草的艺术本体语言展开论述,详细比较了二者具体笔画、笔法原理、运笔方式、结体、章法、墨法、节奏上的异同,以及二者对情感与法度的不同的权衡方式;第三章则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从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思想根源、师承取法、物质工具的角度详细分析、比较了张旭和徐渭狂草书风形成的原因和根源。文章最后作了总结,论述了张旭、徐渭狂草的当代意义,以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整个文章的主体部分。需要提及的是本文研究和比较张旭和徐渭的狂草艺术,并不是要得出谁强谁弱的结论,而是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来更进一步加深对二人狂草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得到一些对当代狂草创作有益的启示和结论,这才是本文的行文基础和最终目的。
【关键词】:张旭 徐渭 比较研究 狂草 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张旭、徐渭的生平10-15
  • 1.1 张旭的生平10-13
  • 1.2 徐渭的生平13-15
  • 第二章 张旭、徐渭狂草书法本体语言的比较15-42
  • 2.1 张旭、徐渭狂草的用笔15-24
  • 2.1.1 具体点画——“化点为线”与“点、线、面结合”15-19
  • 2.1.2 笔法原理——“平动、绞转”与“提按、顿挫”19-22
  • 2.1.3 运笔方式——“纵横牵制”与“跌宕跳跃”22-24
  • 2.2 张旭、徐渭狂草的结体——“外紧内松”与“内紧外松”24-28
  • 2.3 张旭、徐渭狂草的墨法——“自然书写”与“自觉控制”28-31
  • 2.4 张旭、徐渭狂草的章法31-37
  • 2.4.1 势与行的运动——“笔势”与“体势”的不同侧重31-34
  • 2.4.2 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卷”与“轴”的视觉构成34-37
  • 2.5 张旭、徐渭狂草的节奏——“连绵迂回”与“腾挪跌宕”37-38
  • 2.6 张旭、徐渭狂草的情感与法度——“法度中的狂放”与“狂放中见法度”38-42
  • 第三章 张旭、徐渭狂草书风产生的根源分析和比较42-55
  • 3.1 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42-44
  • 3.2 不同的哲学观点和书学思想44-50
  • 3.2.1 张旭与魏晋风流44-47
  • 3.2.2 徐渭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47-50
  • 3.3 不同的师承和取法50-52
  • 3.3.1 张旭秉承家学,得之于二王而又自有新意50-51
  • 3.3.2 徐渭心仪宋元,取法百家而又各有取舍51-52
  • 3.4 不同时代的物质工具条件52-55
  • 第四章 张旭、徐渭狂草书法对当代草书创作的启示55-59
  • 4.1 师法古人,尊重传统55-56
  • 4.2 法度和情感的权衡56-57
  • 4.3 大胆创新,自成一家57-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阮堂明;张旭卒年考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吴维敏;王宗英;;论抽象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3期

3 刘墨;;徐渭及其艺术的思想史解读[J];中国书画;2004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张旭与徐渭狂草书法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4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