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书法之气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09 07:13

  本文关键词:书法之气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茶与书法都可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唯有中华民族这方醇厚的泥土里才能培育出的散发着历久弥人香气的文化艺术之树。它们有着许多土生土长的相通的精神气息。两者的艺术融合也是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渊源,它们可以是各自分离,自称一系的,又可以是毫无分界,互为一体的,一同为着文化艺术事业而献身。互为一体以来,书法可以说一直是作为装饰的一部分,在茶具造型设计中起着辅助次要的地位。人们在谈论书法,将之命名为“陶瓷书法艺术”的同时,总是在强调“书法”在“陶瓷”上的装饰性,也总是将“书法”附着在“陶瓷”的表面上,确切说来,是将“汉字”附着在上面。但事实上,它们所呈现的内在精神气质是相通的,二者在精神上共同追求的“清净之静”“雅致之宁”“韵味之律”“气息之沉”是平等且互通的,它们并没有所谓的从属之分,它们追求的是一种共同的“气”,共通的“气”,一种无形无象,却又被我们内心所熟知的“气”。这种“气”在爱茶者看来,是喝茶时的清净,忘却世俗,不与纷争的“静”气;这种“气”在喜书法者看来,既是书写文字时淡淡的水墨“香”气,亦是笔画的“动”在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一股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这两种“气”汇聚而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气,骨气,磅礴之气。基于两者精神上的共性,作者遂将隶书书法的结构笔画等运用到茶具造型设计中,让茶文化这棵大树长出新的、不一样的嫩叶和枝桠,等到它枝繁叶茂,行人驻足歇凉休息时,仰望树叶,便仰望出一种沁人心脾的绿,让人视觉上赏心悦目,心理上踏实安稳。仰望它的同时就像是在仰望宁静。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从设计的形式感方面,此系列茶具采用古典符号和现代简洁造型相结合,体现出时代的变迁与交融,古典符号是种回归,能够让饮茶者在现代造型中回忆传统文化,回归自己内心的平静。
【关键词】:书法 茶具造型 设计 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972.23;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9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第三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0-14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10-13
  •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13-14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书法气之说16-29
  • 第一节 气本16-22
  • 一、元气16-17
  • 二、阴阳之气17-20
  • 三、血气20-21
  • 四、浩然之气21-22
  • 第二节 气象22-24
  • 一、易象23-24
  • 二、书象24
  • 第三节 气韵24-28
  • 一、韵与节奏25-27
  • 二、无声之音27-28
  • 第四节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书法气之形29-37
  • 第一节 字之形29-33
  • 一、篆书之形29-30
  • 二、隶书之形30-31
  • 三、楷书之形31-32
  • 四、行书之形32-33
  • 第二节 神之形33-36
  • 一、神采为上33-34
  • 二、不似之似34-36
  • 第三节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书法韵之魂37-42
  • 第一节 书如其人37-39
  • 一、乾坤清气37-38
  • 二、独立的人格38-39
  • 第二节 生命的自由与超越39-40
  • 一、自由39
  • 二、超越39-40
  • 第三节 创新点40-41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气聚成型,型中寓情42-50
  • 第一节 气之二维平面化42-44
  • 一、点42
  • 二、线42-43
  • 三、面43-44
  • 第二节 气之三维立体化44-46
  • 一、结构44
  • 二、形态44-45
  • 三、色彩45
  • 四、材质45-46
  • 第三节 气之内在情感化46-49
  • 一、茶具造型中的情怀寄托46-47
  • 二、情感语境的设定47-48
  • 三、造型语言中的情感48-49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9-50
  • 第六章 气韵系列化茶具设计50-65
  • 第一节 书法元素解构50-53
  • 一、解构50
  • 二、草图50-53
  • 第二节 茶具造型重构53-63
  • 一、法则53-54
  • 二、重构54-55
  • 三、方案55-63
  • 第三节 本章小结63-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平;;造型设计美的要素[J];家具;1988年05期

2 王南华;浅谈皮鞋造型设计构思原则[J];中外鞋业;2000年09期

3 武金轩 ,崔同战;鞋样造型设计综合论谈系列之三 鞋样设计的工作程序及阶段性要求[J];西部皮革;2005年09期

4 武金轩 ,崔同战;鞋样造型设计综合论谈系列之五 鞋样造型设计(手稿)作品质量与价值的评判[J];西部皮革;2005年11期

5 王默根;;家具造型设计的思维方法[J];包装工程;2007年06期

6 宣汉文;;试论包装造型设计[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黄耀武;;论家具造型设计的“形”与“神”[J];湖南包装;2009年01期

8 周开荣;陈益文;;鞋底造型设计[J];西部皮革;1986年03期

9 朝阳荐;新娘的整体造型设计[J];致富之友;1996年01期

10 陈念慧;浅谈鞋样造型设计的内涵与方法[J];制鞋科技;199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智勇;黄曾光;;空间概念下的包装造型设计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周行卜;;11P与客车造型设计[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连燕;;解构风格毛衫造型设计特点[A];第32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家银;吴劲松;;Alias在客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艾荣;盛勇;;桥梁造型设计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连燕;;毛衫立体风格造型设计研究[A];第32届全国毛纺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林长川;毛昌时;;桥梁造型与城市环境——苏州龙桥造型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8 盛勇;梁艳;;从构成的角度研究桥梁造型设计[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严惠骏;;出色美化[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于伟;马春新;申占初;;ZK6860H型客车造型设计[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金剑平;科技让造型设计换新颜[N];科技日报;2001年

2 雨村;包装的造型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陈建文;造型设计 汽车竞争的新热点[N];中国汽车报;2005年

4 永进;刚中带柔 柔中有韧[N];西部时报;2006年

5 祝小林;生活本应丰富多彩 包装让你轻松一笑[N];中国包装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亚丽;数字电视一体机造型设计与外壳结构设计优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静;郑州日产东风锐骐皮卡造型设计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3 马亚男;盆栽猕猴桃艺术造型设计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阚冠南;商业综合体裙房造型设计探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陈娜;基于女裤品牌中结构造型设计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圆;基于情景求解的空调造型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郭超;基于新边锋主义运动意象的海洋工程船舶造型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熊诗琴;可穿戴设备造型及UI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9 姚冉;航站楼空间造型设计研究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5年

10 代红颖(Nancy Day);书法之气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书法之气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4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