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意思潮下黄庭坚、米芾书学观念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04-10 16:17
本文关键词:尚意思潮下黄庭坚、米芾书学观念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北宋初年黄休复提出“逸品”概念,并将其置于“神格”、“妙格”、“能格”三格之上,在美学上对“逸格”概念进行了定位。“逸格”在北宋时期地位的确立体现了宋人追求率性天真适意的审美精神和士人风貌。此外北宋前期欧阳修的学术思想对以“逸”为代表的“尚意书风”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黄庭坚与米芾作为北宋中晚期“尚意书风”勃兴的领袖人物,前者继承了宋人在书画品评时对“书品”与“人品”相观照的思想,并提出以“韵”取胜的书学观点;米芾从技法出发,强调“真趣”,以率真而丰富的晋人法度为旨归。在“宋四家”之中,将黄庭坚与米芾二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黄庭坚的书学观念是在人的综合修养基础上结合人的才情,即“韵”的要求;米芾的书学观念则是关注书法的技法表现,强调用最自然、率真的笔墨技法来表达自身的意趣。黄、米二人同追晋人风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作品的高格调和个人风貌,引领着尚意时风。
【关键词】:尚意书风 黄休复 欧阳修 黄庭坚 米芾 逸品 韵 趣 俗 法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次7-9
- 1 导论9-13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论文的研究和写作10-13
- 1.2.1 研究现状10-11
- 1.2.2 写作思路11-13
- 2 尚意思潮的兴起与黄庭坚、米芾的作用13-28
- 2.1 "尚意书风"的兴起——以黄休复"逸品"、"逸格"概念的提出和欧阳修学术思想为中心13-21
- 2.1.1 黄休复"逸品"、"逸格"的提出13-17
- 2.1.2 "逸品"、"逸格"思想与北宋"尚意书风"的关系17-19
- 2.1.3 欧阳修的学术思想与"尚意书风"的兴起19-21
- 2.1.3.1 欧阳修从"言"及"意"的学古思想19-20
- 2.1.3.2 欧阳修重视人文士大夫的道德修养20-21
- 2.1.3.3 欧阳修提出"不为定法"的求变创新思想21
- 2.2 "尚意书风"的形成与"韵"之间的关系21-26
- 2.2.1 宋代文人对"韵"的理解22-24
- 2.2.2 "逸品"、"逸格"与"韵"之间的关系24-26
- 2.2.3 欧阳修学术思想与"韵"的关系26
- 2.3 黄庭坚、米芾的书学成就26-28
- 3 以韵求胜:黄庭坚书学思想的核心28-34
- 3.1 黄庭坚的学术背景——"儒"、"释"、"道"三家融合,提出"心性论"28-30
- 3.2 黄庭坚的"韵胜"思想的具体展开30-34
- 3.2.1 "韵"与"不俗"30-31
- 3.2.2 "韵"与"法度"31-32
- 3.2.3 "韵"与"超佚绝尘"、"沉着痛快"32-34
- 4 追求真趣:米芾书学思想的核心34-37
- 5 和而不同的书学观——黄、米书学观念的比较37-49
- 5.1 黄、米对"不俗"的不同理解37-40
- 5.2 黄、米对"法度"的不同理解40-49
- 5.2.1 黄庭坚对前人的态度40-44
- 5.2.2 米芾对前人的态度44-46
- 5.2.3 黄、米对前人批评之比较46-49
- 6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目录50-53
- 作者简介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鹿芸薇;;黄庭坚与米芾论“俗”之比较[J];书画世界;2008年02期
2 傅新营;;范温与中国的韵论[J];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06期
3 杨庆存;苏轼与黄庭坚交游考述[J];齐鲁学刊;1995年04期
4 孟庆星;;欧阳修理性批判精神与北宋尚意书法思潮的形成[J];齐鲁艺苑;2006年06期
5 郭学信;略论北宋初期的士人风貌[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6 赵庚华;从《山谷提拔》看黄庭坚的书学思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陈志平;陈莉;;《黄庭坚全集》综考[J];图书馆论坛;2006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尚意思潮下黄庭坚、米芾书学观念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