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敬金石著作三种集释
发布时间:2021-03-18 19:53
<正>一、杨守敬摹刻古碑拓本之经典——《匡喆刻经颂》《匡喆刻经颂》(图2-1,图2-2)是北朝周大象元年(579)所刻的摩崖石刻,坐落在山东省邹县城东北小铁山。北京图书馆藏有此碑拓本两本,一本为裱本,梁启超旧藏,拓工甚劣。一本为整幅拓片,清末拓本,拓工精细。根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整幅拓片,全文共12行,行52字,共600余字。拓片通高30米,宽约为3.7米。顶有"石颂"两个大字,字径2尺左右。
【文章来源】:书法赏评. 2019,(0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匡喆刻经颂》,北京图书馆藏
《匡喆刻经颂》,北京图书馆藏
关于泰山经石峪的书者、书刻的时代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云为北齐,有云为北周,有云为唐以前的旧物,说法不一。其书体为“今隶”。从书法风格而言,《泰山经石峪》的风格雄浑朴茂,虽依峪底为势,书、刻于不规整的石面上,但却能自成布局,不失其章法,浑然天成。作为摩崖石刻的重要范本,它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此外,也多受历史学界的关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泰山经石峪》的拓本却极为少见,由于其字大,携带不便,不易临习。图4-2《泰山经石峪》,选自《杨守敬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好太王碑书法及其相关问题略论[J]. 丛文俊. 东北史地. 2004(01)
本文编号:3088843
【文章来源】:书法赏评. 2019,(0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匡喆刻经颂》,北京图书馆藏
《匡喆刻经颂》,北京图书馆藏
关于泰山经石峪的书者、书刻的时代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云为北齐,有云为北周,有云为唐以前的旧物,说法不一。其书体为“今隶”。从书法风格而言,《泰山经石峪》的风格雄浑朴茂,虽依峪底为势,书、刻于不规整的石面上,但却能自成布局,不失其章法,浑然天成。作为摩崖石刻的重要范本,它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此外,也多受历史学界的关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泰山经石峪》的拓本却极为少见,由于其字大,携带不便,不易临习。图4-2《泰山经石峪》,选自《杨守敬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好太王碑书法及其相关问题略论[J]. 丛文俊. 东北史地. 2004(01)
本文编号:3088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8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