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力惊绝 意态宕逸 ——《张猛龙碑》研究与临创实践
发布时间:2021-04-13 05:17
魏碑产生于我国南北朝时期,是北朝石刻文字的统称,它处于隶书过渡到楷书的特殊时期。研究魏碑对于我们了解书体演变与书法风格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猛龙碑》是比较成熟的魏碑作品,也是魏碑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碑刻,研究此碑,既能发掘魏碑的基本规律,明晰地看到此碑的传承历史,也能探索它自身的笔墨语言,技法特点。文章首先阐述《张猛龙碑》技法,如用笔、结构、章法特点。接着介绍此碑在清代的接受,清初主要是学者记述、考据此碑的文字内容,清中期学者、书家对此碑书法层面进行研究,清末书家对此碑大加赞赏,极力追捧。然后研究近现代代表书家对此碑的师法,如赵之谦魏碑对此碑的继承和发展,张裕钊楷书对此碑的取舍,李叔同早期书风与此碑的关系,徐悲鸿碑体行书对此碑的借鉴。最后阐述自己以《张猛龙碑》为师法对象结合其它魏碑,在毕业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个案研究法,重点研究《张猛龙碑》,利用图片分析法,选取此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字,研究其用笔、结构特点,利用比较法,对比原碑字与代表书家作品,研究代表书家的书法风格形成原因。利用文献分析,文献梳理,叙述此碑在清代的传承过程,及艺术价值。通过整理、罗列清代书家、...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泫”、“勺”、“方”、“之”、“复”
图 1-2 “所”、“丁”、“晋”、“无”、“首”、“素”(三)竖竖和横的写法道理上是一样的,起笔或切笔露锋或圆笔藏锋,二者收笔有差异笔略顿内收,或势尽笔收。竖画的收笔则会形成垂露或悬针,垂露在收笔处要
“中”、“千”、“中”、“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裕钊主讲莲池书院时期书法风格及其影响[J]. 刘瑞欢,阴胜国. 保定学院学报. 2018(04)
[2]风力危峭 承古振今——谈《张猛龙碑》的书法艺术特色与欣赏[J]. 王延智. 江苏教育. 2018(21)
[3]清代书家对魏碑的接受及当代启示——以《张猛龙碑》为例[J]. 王益伟. 中国书法. 2017(20)
[4]评徐悲鸿书法[J]. 陈传席. 中国书法. 2016(18)
[5]魏碑笔法的当代探索[J]. 樊琪. 中国书法. 2016(11)
[6]学习魏碑书法中刀与笔的取法问题[J]. 李晓军.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结构精巧,变化无端—研习《张猛龙碑》的感悟与创作实践[D]. 王崇慧.河南大学 2017
[2]浅析《张猛龙碑》的艺术风格特色[D]. 赵乾坤.中国美术学院 2017
[3]《张猛龙碑》研习与创作实践[D]. 彭芳湲.河南大学 2016
[4]张裕钊与莲池书院[D]. 张倩.河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34691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泫”、“勺”、“方”、“之”、“复”
图 1-2 “所”、“丁”、“晋”、“无”、“首”、“素”(三)竖竖和横的写法道理上是一样的,起笔或切笔露锋或圆笔藏锋,二者收笔有差异笔略顿内收,或势尽笔收。竖画的收笔则会形成垂露或悬针,垂露在收笔处要

“中”、“千”、“中”、“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裕钊主讲莲池书院时期书法风格及其影响[J]. 刘瑞欢,阴胜国. 保定学院学报. 2018(04)
[2]风力危峭 承古振今——谈《张猛龙碑》的书法艺术特色与欣赏[J]. 王延智. 江苏教育. 2018(21)
[3]清代书家对魏碑的接受及当代启示——以《张猛龙碑》为例[J]. 王益伟. 中国书法. 2017(20)
[4]评徐悲鸿书法[J]. 陈传席. 中国书法. 2016(18)
[5]魏碑笔法的当代探索[J]. 樊琪. 中国书法. 2016(11)
[6]学习魏碑书法中刀与笔的取法问题[J]. 李晓军.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结构精巧,变化无端—研习《张猛龙碑》的感悟与创作实践[D]. 王崇慧.河南大学 2017
[2]浅析《张猛龙碑》的艺术风格特色[D]. 赵乾坤.中国美术学院 2017
[3]《张猛龙碑》研习与创作实践[D]. 彭芳湲.河南大学 2016
[4]张裕钊与莲池书院[D]. 张倩.河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3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346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