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及其引发的“兰亭论辨”

发布时间:2021-04-16 17:48
  <正>引言本文所述"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即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学者汪中(字容甫,1744―1794)所收藏的一件"定武本《兰亭序》"。汪中于乾隆五十年(1785)收得此帖,为之作了一篇近2000字的跋文,名为"修稧叙跋尾";汪中去世后,此帖历经多家收藏,并最终于20世纪十至三十年代流入日本,至今是否存世尚不得而知,至今仍存世的,仅见有清代同治初年扬州钟 

【文章来源】:新美术. 2019,4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论“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及其引发的“兰亭论辨”


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书影

兰亭,封面,出版社,修禊


及写此跋文的写作背景,如“嘉庆十八年春,余游学邗江,重过问礼堂”之类,还特别讲到汪中读书之余常常临池作书,取法欧阳询和《集王圣教序》。汪中晚年得《定武兰亭》“五字不损本”,便又醉心于《兰亭序》,“日临一过”。他还特别说到:“读其所跋数千言,论《定武》实出右军,为桑氏《博议》中所未经见,洵具千百年眼者。所得之本,较吾家松雪翁为尤。最宜其泊然无营,知足之乐,余二人有同心耶?”汪中尝言:“今体隶书以右军为第一,右军书以《修禊叙》为第一,《修禊叙》以《定武》本为第一,世所存《定武》本以图4文物出版社《兰亭论辨》,1977年版封面

《兰亭序》,郭沫若,原件,兰亭


劣、真伪等问题并不真正相关。因此“兰亭论辨”并没有触及《兰亭序》真伪问题的核心,自然也不应再作为今后“兰亭学”研究的“拦路虎”。言至于此,正如宋儒陆九渊所说的那样,“学问贵在讲明”。“兰亭论辨”虽然使得人们对于《兰亭序》产生了种种质疑和猜想,但在积极的方面也为书法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既然“兰亭论辨”只是一个特定时代观念背景下的产物,那么今天也不必再为此问题“图费精神”,未来应当在新的研究视角上来进一步推进《兰亭序》乃至整个书法史和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图5郭沫若临《兰亭序》(此件原件赠与罗培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踪迹及其相关问题[J]. 祁小春.  美术观察. 2017(02)
[2]“兰亭论辩”及其当代回响——对新中国书法史学主题演进学术谱系的一种描述[J]. 祝帅.  中国书法. 2012(06)
[3]郭沫若致“兰亭富翁”罗培元的一封信解读[J]. 邢照华.  档案与建设. 2010(06)
[4]《兰亭序》世纪大论辩[J]. 毛天玕.  档案春秋. 2005(12)
[5]《兰亭》伪托说何以不能成立[J]. 丛文俊.  美苑. 1999(05)
[6]《兰亭序》与老庄思想[J]. 郭沫若.  文物. 1965(09)
[7]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J]. 郭沫若.  文物. 1965(06)



本文编号:3141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141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