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
发布时间:2021-07-03 05:15
王铎的书法在晚明时代无疑是崭新而激进的,但崇古始终是王铎书法思想中的核心观念。除非作较深层次的分析,我们是不易洞察这二者之间相统一的内在关系的。这也使得王铎的书法风格、思想观念如果只从其中一方面看,很容易引起不贴切的评价甚或误解。好在书作本身还是较为直观的,随着学界对王铎书法关注的日渐密切,除了狂放之外,人们渐渐对他“如灯取影”般的学古功底有了相当的认识。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并旨在将这一认识拓展、深化,以期揭示王铎的书法思想的关键。崇古观念既是本文所认定的王铎书法思想的核心,对此观念一作剖析便成为本文的重点。这种剖析,既有对有关言论的直接研究,又有能够印证这一观念的书法实践中典型事迹、作品的引述,从而试图使这一剖析既是理性的,又能较为直观。 王铎的崇古观念有直抒胸臆式的表达,即文中的崇古部分,也表现为方式方法,即承古,又寓于由此方法得出的认识成果,即文中的审美主张。客观地说,王铎书法思想还不系统,崇古观念更是散见其中,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认定了它相当的理论色彩。通过对它的研究,至少有助于我们对王铎书法和书法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建立起二者之间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更...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半生何啻梦,积墨渐成庄——王铎及王铎的书法思想
三、 逼古斯诚,弗朽也矣——崇古
1. 一日临贴,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王铎书法实践
2. 奥邈徧异书,海山穷紬绎——列论上古字体流变
3. 恨古人不见我——崇古观念幸遇感知
四、 天下事、翰墨、诗赋、竹头、木屑不作二观——承古
1. 能移天海、造物不可攫援——对自然美的崇拜
2. 垂声天壤、不朽之物——书法艺术的本来功用
五、 鸿博奇异,众不易识,古慧独照——读古
1. 达以天机,法忘乎法——从必然到自由
2. 千年绵绵,实有物焉;根本二王,变化如龙——历代法书一脉相承
3. 灵异毕陈——读古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4. 乐无钟鼓,琴可无弦——读古的最高境界
5. 博大、深奥、奇怪、艰难、骇憙——震撼人心的审美主张
6. 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美学理论的历史渊源
六、 结论
本文编号:3261941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半生何啻梦,积墨渐成庄——王铎及王铎的书法思想
三、 逼古斯诚,弗朽也矣——崇古
1. 一日临贴,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王铎书法实践
2. 奥邈徧异书,海山穷紬绎——列论上古字体流变
3. 恨古人不见我——崇古观念幸遇感知
四、 天下事、翰墨、诗赋、竹头、木屑不作二观——承古
1. 能移天海、造物不可攫援——对自然美的崇拜
2. 垂声天壤、不朽之物——书法艺术的本来功用
五、 鸿博奇异,众不易识,古慧独照——读古
1. 达以天机,法忘乎法——从必然到自由
2. 千年绵绵,实有物焉;根本二王,变化如龙——历代法书一脉相承
3. 灵异毕陈——读古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4. 乐无钟鼓,琴可无弦——读古的最高境界
5. 博大、深奥、奇怪、艰难、骇憙——震撼人心的审美主张
6. 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美学理论的历史渊源
六、 结论
本文编号:3261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6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