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
本文关键词:试探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北魏平城时期的魏碑体书法为研究对象,对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作简单的介绍,并尝试探讨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源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回顾前人研究。第二部分是从具体书法资料和文献资料两个方面对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资料进行整理。第三部分是分析平城时期的魏碑体书法的特征和种类。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特点是介于隶楷之间,笔者将其具体分作隶楷书和楷隶书两种,并对这两种书法作品作了简单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分析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与十六国时期书法和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源流。在分析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源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中有一种“北凉”味的隶楷书,明显受到十六国时期凉州体(北凉体)的影响;而到了北魏洛阳时期,前期的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和邙山墓志书法受到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影响,洛阳时期后期的魏碑体书法则主要是受南方书风的影响。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书法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平城时期书法的历史资料和平城时期具体的魏碑体书法资料的整理,以期对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魏碑体书法 平城时期 十六国时期 洛阳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1
- 一 研究意义6-7
- 二 研究范围7
- 三 研究方法7
- 四 研究回顾7-11
- 第一章 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资料11-36
- 第一节 出土资料的地域分布与功能分类11-28
- 一 地域分布11-13
- 二 功能分类13-28
- (一) 造像题记13-18
- (二) 墓铭18-21
- (三) 写经21-23
- (四) 碑文23-25
- (五) 瓦文25-26
- (六) 杂类26-28
- 第二节 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类28-36
- 一 文献中所提到的文字碑刻28-32
- 二 文献中所提到的书门与书家32-36
- 第二章 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特征和种类36-45
- 第一节 隶楷书37-40
- 第二节 楷隶书40-45
- 第三章 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源流45-55
- 第一节 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与十六国时期书法的关系45-49
- 一 十六国时期的历史环境45
- 二 十六国时期书法资料概况45-47
- 三 从凉州体看十六国书法对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的影响47-49
- 第二节 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与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的关系49-53
- 一 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演变的历史条件49-50
- 二 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50-51
- 三 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和洛阳时期魏碑体书法的关系51-53
- 第三节 从历史文献中所看到的平城时期书法源流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宪;;北魏平城书法综述[J];东方艺术;2006年12期
2 郑汝中;敦煌书法管窥[J];敦煌研究;1991年04期
3 王宁;汉字字体研究的新突破——重读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杨宏;;北魏石刻楷书在不同用途上的书写风貌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8年02期
5 刘来成;;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J];考古;1966年05期
6 任日新;;山东诸城发现北朝造像[J];考古;1990年08期
7 ;朝阳市发现的几座北魏墓[J];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01期
8 赵耕华;北魏书法摭谈[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仇鹿鸣;;《司马芳残碑》补释——以中正成立的年代为中心[J];史林;2009年01期
10 叶剑;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诸葛忆兵;[N];美术报;2003年
2 寿山;[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逢成华;北朝造像记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毛秋瑾;北魏时期敦煌写经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段雪莲;北朝石刻隶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试探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2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