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帖著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3 17:10
本文关键词:刻帖著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刻帖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曾经大量地出现在宋代、明代和清代。这些刻帖为世人提供了书写的规范,以其能够化身千百的优势在宋以来的书法学习和实践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刻帖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书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长久以来,人们对刻帖进行着多种角度的品评考证,表达着对刻帖的认同或批评。这些观点付诸于文字,就是本文所说的刻帖著述,也就是本文梳理和分析的对象。 本文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对刻帖著述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考察。本章分宋、元明、清、民国以后四个阶段,在每个历史时期首先陈述刻帖著述的整体面貌,继而考察每家著述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或特色、成书时间和版本流传状况等。本章着力将刻帖著述的产生与发展流变描述得条理清晰,同时将每个阶段的刻帖文献尽可能全面的涵盖其中。 第二章对刻帖著述的内容进行解析。本章对刻帖著述中所包含的刻帖释文、目录、谱系、版本和优劣这五个方面展开细致的剖析,充分展现前人在刻帖研究中的成果、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将刻帖著述中对于刻帖的起源、目的、摹刻的得失和帖本保护这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清晰地勾画出人们的观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此来加深人们对于刻帖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警醒人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份文化遗产。 第四章对刻帖著述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总结。本章首先分析了刻帖著述中所体现的著者的价值观念。多数的著述由于是从历史文物的角度来关注刻帖,所以体现出很强的“求真”、“求古”、“求稀”的价值追求,而如果从书法学习范本这个层面去分析,选择优秀的原本和精良的刻工就成了价值追求的重心。本章还对刻帖著述的书法研究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给予了评价,阐明了他们对于丰富书法史论研究视野、辅助考证古代历史和文学史的价值。最后,基于上面对刻帖著述的理解和分析,文章提出了刻帖释文、目录和图版这三项刻帖研究基础性工作的实施设想,以便于刻帖研究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刻帖 刻帖著述 碑帖学 考证 刻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292.1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6
- 第一章 刻帖著述的产生和流变16-41
- 第一节 宋代的刻帖著述16-24
-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刻帖著述24-28
- 第三节 清代的刻帖著述28-36
- 第四节 民国以后的刻帖著述36-41
- 第二章 刻帖著述的内容解析 上41-84
- 第一节 对刻帖文字内容的考订42-51
- 第二节 对刻帖目录的整理51-55
- 第三节 对刻帖谱系的排定55-69
- 第四节 对刻帖版本的考证69-81
- 第五节 对刻帖摹刻优劣的评骘81-84
- 第三章 刻帖著述的内容解析 下84-101
- 第一节 关于刻帖起源问题的探讨84-91
- 第二节 对刻帖目的的关注91-92
- 第三节 对刻帖编撰得失的裁定92-98
- 第四节 对刻帖保护的关注98-101
- 第四章 刻帖著述的价值意义和启示101-115
- 第一节 刻帖研究的基本态度及其启示101-107
- 第二节 刻帖著述的书法研究价值107-110
- 第三节 刻帖著述的文献史料价值110-115
- 余论 进一步深化刻帖研究的展望115-117
- 结束语117-118
- 引用书目118-121
- 后记12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峰;;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维东;清代《大观帖》鉴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彦贝;王铎临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刻帖著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4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