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熙明《法书考》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22:42
本文关键词:盛熙明《法书考》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盛熙明 《法书考》 书学思想 技法研究 特点和不足
【摘要】: 本文共分四章,对于元代盛熙明及其《法书考》进行了初步研究。 第一章,主要介绍盛熙明及其《法书考》的基本情况。首先对于盛熙明的籍贯、出身、生平事迹、交游情况进行了考察,然后对《法书考》的成书背景、作书目的、版本、体例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在研究成书背景时,重点从元代少数民族汉化和盛熙明少数民族出身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集中研究了《法书考》所反映的书学思想,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法书考》复古的书学思想;第二、元代篆书书法的复兴;第三、盛熙明关于书法“风神”的认识;四、盛熙明认识到了师法和临摹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称之为书法学习的方法论。 第三章,对于《法书考》所涉及的书法技法方面的书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执笔问题,包括执笔的高低和执笔的指法;第二、运笔的具体方法;第三、书法点画书写的问题,包括“八法”和肥瘠;第四、关于书法中字体和章法布置问题。 第四章,主要对于《法书考》作为书法文献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法书考》区别于其它书法文献的特点有两点:一是书论分类的方法;二是辑录书论的方式。法书考的不足之处我们认为也有两点:一是所收书论真伪相杂:二是所收书论分类不当。
【关键词】:盛熙明 《法书考》 书学思想 技法研究 特点和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K247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前言7-10
- 第1章 盛熙明及其《法书考》10-26
- 1.1 盛熙明其人其事10-14
- 1.1.1 盛熙明的生平10-13
- 1.1.2 盛熙明的交游13-14
- 1.2 《法书考》成书背景、目的、成书时间14-18
- 1.2.1 成书背景14-17
- 1.2.2 目的17-18
- 1.2.3 成书时间18
- 1.3 《法书考》的版本、体例及主要内容18-20
- 1.3.1 版本18-19
- 1.3.2 体例和主要内容19-20
- 1.4 《法书考》的校勘20-26
- 第2章 《法书考》反映的书学思想26-43
- 2.1 书评的崇古思想27-31
- 2.2 元代篆书复兴31-35
- 2.3 书法"风神"论35-38
- 2.3.1 情性35-37
- 2.3.2 迟速37-38
- 2.3.3 方圆38
- 2.4 书法学习的方法论38-43
- 2.4.1 书法的师法39-40
- 2.4.2 关于临摹40-43
- 第3章 《法书考》书法技法研究43-59
- 3.1 执笔45-48
- 3.1.1 执笔的高低、虚实45-46
- 3.1.2 执笔的指法46-48
- 3.2 具体笔法(折戸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48-52
- 3.3 点画52-57
- 3.3.1 八法52-55
- 3.3.2 点画肥瘠55-57
- 3.4 布置57-59
- 第4章 《法书考》的特点和不足59-77
- 4.1 法书考的特点59-61
- 4.1.1 书论分类的方法59-61
- 4.1.2 辑录书论的方式61
- 4.2 《法书考》的局限性61-77
- 4.2.1 所收书论真伪相杂61-66
- 4.2.2 书论分类不当66-77
- 参考文献77-79
- 中文摘要79-81
- Abstract81-85
- 后记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连起;元代少数民族书法家及其书法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02期
2 洪再新;从盛熙明看元末宫廷的多元艺术倾向[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01期
3 罗绍文;;西域书法理论家盛熙明和他的《法书考》[J];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本文编号:846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84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