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明清“馆阁体”优劣辨

发布时间:2017-09-18 22:26

  本文关键词:明清“馆阁体”优劣辨


  更多相关文章: 馆阁体 台阁体 书法 影响


【摘要】:“馆阁体”(明代又称“台阁体”,也称“干禄体”)作为广泛应用于奏章、公文等正式场合的官方书体,自产生之初便以实用的特点流行于明代书坛。但是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中后期,由于科举考试等多方面原因,“馆阁体”风格逐渐发展为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局面,后人更是认定“馆阁体”使清代书法进步缓慢,是阻碍书法艺术发展的绊脚石。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人们应当理性、客观的看待“馆阁体”。本文从“馆阁体”的起源、兴衰等阶段叙述“馆阁体”在各时期的风格变化,加之以明、清“馆阁体”的代表书家介绍,将“馆阁体”放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着重从实用角度对明、清两代的“馆阁体”进行论述,旨在客观的还原真实的“馆阁体”书法。
【关键词】:馆阁体 台阁体 书法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明代“台阁体”6-12
  • 第一节 产生背景6-8
  • 第二节 代表书家及作品8-12
  • 沈度8-9
  • 姜立纲9-12
  • 第二章 清代“馆阁体”12-17
  • 第一节 产生背景12-14
  • 第二节 代表书家及作品14-17
  • 翁方纲14-15
  • 黄自元15-17
  • 第三章 明清“馆阁体”异同17-19
  • 第四章 辩证看待“馆阁体”19-29
  • 第一节“馆阁体”的反面影响19-21
  • 第二节 对“馆阁体”的再思考21-24
  • 第三节“馆阁体”存在的意义24-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学峰;;馆阁体面面观[J];中国书画;2005年06期

2 ;清代馆阁体书法的社会依据[J];荣宝斋;2006年04期

3 马鸿民;;馆阁体书法的借鉴价值[J];艺术教育;2009年08期

4 林翔;;“馆阁体”书法之我见[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6期

5 胡邦彦;;从馆阁体说到基本功[J];博览群书;2002年08期

6 冯广贺;;清代馆阁体书法官方实用状况概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佳;郭琦;;清代馆阁体的发展阶段及审美特征研究[J];艺术.生活;2011年01期

8 王国安;;清代状元扇刍议——浅论馆阁体及书法的技与道[J];书画艺术;2013年02期

9 杨明刚;;清代馆阁体“中和”审美意识的异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郑广荣;;“台阁体”和“馆阁体”书法[J];文物;197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永年;;唐人楷书述论[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家骥;赞“馆阁体”书法[N];文艺报;2002年

2 陈恭悦;“过气状元”的馆阁体[N];中国商报;2005年

3 俞建华;劝君休鄙馆阁体 时下几人精此功[N];美术报;2002年

4 马 力;皇族中的书作精品[N];中国艺术报;2004年

5 扶风 毛小东;法门寺《清乔公墓志铭》[N];中国文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佳;清代朝廷书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靖长恒;明清“馆阁体”优劣辨[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 杨宛s,

本文编号:877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877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