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相关符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3:25
本文关键词:书法中的相关符号研究
【摘要】:本文将古代书法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重文、删除、替字、补空、颠倒等符号进行溯源、整理、分类与阐释,通过对前人研究总结的文献入手,结合图版资料进行对比、考证,还原各类符号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通过本文的考察,对各类符号的梳理,从而大致了解到其在历代书法作品中的用法和意义,相似符号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发展,最终能够清晰地还原古代法帖中各种符号的确切含义,避免因符号的不明确而产生对释文的误读。目前,学术界针对古代文字符号的研究多从古文字学、敦煌学角度出发,而对书法范围的经典法帖中出现的各类符号尚未展开系统的专门研究,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将对法帖原文的理解、校读有较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常见的符号进行溯源、分类整理及阐述其功能入手,展开其对于文字处理及书法艺术审美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书法 符号 分类 误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引言6-9
- 第一章 重文号9-35
- 第一节 重文号的定义及发展9-12
- 第二节 叠读句式12-20
- 1.每字下两点13-15
- 2.每字下一点15-17
- 3.词下多点17-19
- 4.两字下并排连点19-20
- 第三节 单字重读20-34
- 1.字下单点20-23
- 2.字下双点23-27
- 3.特殊符号27-34
- 第四节 释读错误举隅34-35
- 第二章 删除号35-43
- 第一节 删除号的定义及发展35-36
- 第二节 以点作删除36-38
- 1.正右三点36-37
- 2.正右两点37-38
- 3.正右四点38
- 第三节 “卜”字式38-40
- 第四节 其他40-43
- 1.直线式40
- 2.圈涂式40-41
- 3.块状式41-43
- 第三章 替字号、颠倒号、补空号、补字号43-52
- 第一节 替字号43-45
- 1.替字号的定义及发展43
- 2. 以点代替“白”字43-45
- 第二节 颠倒号45-47
- 第三节 补空号47-49
- 第四节 补字号49-50
- 第五节 释读错误举隅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建斌;;《日藏古抄李峤咏物诗注》符号代替类俗字研究[J];汉字文化;2011年05期
2 张涌泉;陈瑞峰;;古代写本钩乙号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蒋金星;刘勇兵;;《订讹类编》卷三重文号研究条原貌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涌泉;;敦煌写本省代号研究[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5 李正宇;;敦煌古代的标点符号[J];寻根;2010年03期
6 张小艳;删字符号卜与敦煌文献的解读[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911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1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