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明代“以篆为源”书法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0:15

  本文关键词:明代“以篆为源”书法观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以篆为源” 书法观念


【摘要】:本文是一个观念史的研究课题,它的研究目标是要揭示在中国古代流传已久的某种观念在明代书学中的存在状况,并希望说明其意义,这种观念我们概括为“以篆为源”。宋元时期书学中已开始形成“以篆为源”观念,但规模不大。明代继承了这些资源,并有所发展。以篆为尚的审美观念日益为书家们普遍接受,探究书法要得“古意”的著述越来越多,,更加强烈地提倡学书要上溯篆书。“以篆为源”书法观念渗透到了包括书史观、实践论、鉴赏论等各个方面,成为明代书学重要的内容。文章分四部分: 第一章,讨论“以篆为源”观念的内涵并考察“以篆为源”观念在明代之前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分析“以篆为源”观念在明代存在并发展的背景,探讨了包括文字学的发展、金石学的延续、复古思潮、篆书“铨选”制度、篆书实践和理论对这种观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三章,从书史观、实践论、鉴赏论的角度对明代“以篆为源”观念进行全面解析。指出在明代书学中存在以下认识:书法发展观中有“以篆为高”的价值取向;书家论、作品论中以“有无篆意”为认识的标准;实践理论中论述篆书书写方法对真、行、草书的体势与用笔的作用:学习论中研究学习要追溯篆源;鉴赏论中标举通篆籀能体现“淳古”、“高古”等审美观。 第四章,例证说明“以篆为源”观念与实践相融合,如丰坊、赵宦光、傅山等主动研习篆书,并且把篆书应用于其它字体,促进了明代篆书发展和其它字体领域的一些的新变。
【关键词】:明代 “以篆为源” 书法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292.2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8
  • 二、文献综述8-9
  • 三、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关于“以篆为源”观念11-19
  • 一、“以篆为源”的内涵11
  • 二、对“以篆为源”书法观念的历史的考察11-19
  • 第二章、明代“以篆为源”书法观念形成的背景19-25
  • 一、文字学的发展19-20
  • 二、金石学的延续20-21
  • 三、复古思潮21-22
  • 四、“篆书”铨选制度22-23
  • 五、篆书实践和理论23-25
  • 第三章、对明代“以篆为源”书法观念的解析25-46
  • 一、书史观25-36
  • (一) 对书法发展进程的宏观认识25-29
  • (二) 书家论和作品论29-36
  • 二、实践理论36-41
  • (一) 用笔论36-39
  • (二) 结构论39-41
  • 三、学习论41-44
  • 四、鉴赏论44-46
  • 第四章、“以篆为源”观念与明代书法实践46-51
  • 结语51-53
  • 附录一: 明代善篆书家一览表53-63
  •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63-65
  • 附录三: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的成果65-66
  • 后记66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3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13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