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上有一的《贫》看艺术创作中的观念与形态
发布时间:2017-09-26 17:05
本文关键词:从井上有一的《贫》看艺术创作中的观念与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观念 形态 身体书写 文化指向 系统 潜在空间
【摘要】:“观念”与“形态”是艺术创作领域涉及到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属隐性和显性的不同层面。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运动是否有迹可循,我们在谈论一件作品的时候会首先关注什么方面,为什么会出现“误读”;文章也将其中部分问题延伸至传统艺术形式同当下艺术创作的承接关系中,如何将文化的内在生命精神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得到适应性拓展,融合共同经验,突破并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笔者通过对日本现代艺术家井上有一(1916——1985)作品《贫》的研究,纵向透析其艺术创作中的观念思考、艺术家如何突破传统艺术的藩篱及其在所处时代作出了何种探索性的反应、创作观念的变化以及作品形态的来源;同时亦作横向比较(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弗朗兹·克莱因Franz Kline作品的比较),集中讨论上述问题,最后笔者将研究井上有一所获得的经验体会,结合自己对书法研究所做的探索性的作品,讨论将书法的现代性研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如何得到深度的拓展,探讨多维艺术表现的可能性,触碰艺术创作的实质。
【关键词】:观念 形态 身体书写 文化指向 系统 潜在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井上有一介绍6-8
- 第一节 井上有一的生平6
- 第二节 井上有一的特殊性和代表性6-8
- 第二章 井上有一的创作背景8-12
- 第一节 二战后日本社会状况及群体意识分析8-9
- 第二节 二战后日本书坛的整体创作面貌9-10
- 第三节 井上有一受到的影响10-12
- 第三章 为什么写《贫》?《贫》的形态语言分析12-15
- 第一节 “贫”的理想12-13
- 第二节 《贫》的形态语言分析13-15
- 第四章 井上有一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弗朗兹·克莱因(Franz Kline)作品比较15-18
- 第一节 弗朗兹·克莱因艺术介绍及其所受到的欧洲以及日本传统艺术的影响15-16
- 第二节 弗朗兹·克莱因与井上有一的作品比较16-18
- 共性: 观念语言的“世界性”以致审美形态的趋同16-17
- 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主体创作观念的限定性影响及在作品中的不同反映17-18
- 第五章 从井上有一的《贫》看艺术创作中的观念与形态18-24
- 第一节 观念的来源19-20
- 第二节 独立的形态20
- 第三节 从观念到形态20-23
- 第四节 转换的可能—结合我的《书法的形态研究与雕塑创作》课程论述23-24
- 结语24-25
- 参考文献25-26
- 后记26
- 附:井上有一大事记26-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振濂;现代日本书法的流派特征及其渊源[J];文艺研究;1985年06期
,本文编号:924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2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