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文化生活》模块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4 03:20
  近几年高考试卷整体趋向是不断增强考试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依托高考与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性特点,思想政治教师要将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鼓舞他们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文化生活》集经济、政治、哲学于一体,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化生活》教学有助于个人品格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合理应用,从而达成《文化生活》模块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在阅读众多有意义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自身教育实习的观察实践,从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应用、隐性教育资源在《文化生活》模块应用现状、应用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概述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归纳这一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界定这一选题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创新之处。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隐性教育资源的理论概述,明确相关概念的逻辑关联;第二部分: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应用的必然性及应用原则;第三部分:隐性教育资源在《文化生活》模块应用现状,以问卷...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隐性教育资源理论的相关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
    (三)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
二、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原则
    (一)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二)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
三、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模块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三)问题成因
四、隐性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模块的应用对策
    (一)《文化生活》模块中合理确定隐性教育资源
    (二)探寻以教师为主体的隐性教育资源运用系统
    (三)利用多样的隐性教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性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 安静.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05)
[2]精选妙用教学素材 创设精彩政治课堂[J]. 尹波,高青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18)
[3]将优秀传统文化渗入高中思想政治课[J]. 石秀媛.  吉林教育. 2016(47)
[4]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 刘海.  教育科学论坛. 2016(20)
[5]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J]. 钱敏华.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4)
[6]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 韩震.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03)
[7]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任志俊.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2)
[8]深化课程资源开发 打造有效课堂——以普通高中政治《文化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为例[J]. 冉崇波.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5(05)
[9]理论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扩展与开发探究[J]. 李世合.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9)
[10]运用传统文化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之探析[J]. 冉汇真.  当代教育论坛. 2014(06)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的选用研究[D]. 韦彩珍.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 姚彩云.湖南大学 2017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完善研究[D]. 王小玲.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赵潘潘.河南大学 2016
[5]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 柯燕妮.河南大学 2015
[6]高中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论[D]. 吴丹华.苏州大学 2015
[7]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当代发展的研究[D]. 赵静.西南大学 2013
[8]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研究[D]. 董金领.东北师范大学 2013
[9]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蓓.苏州大学 2013
[10]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陈建萍.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17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17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