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04 20:19
  明清之际,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僵化,以及心学末流空谈义理的风气愈演愈烈,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实学”,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实学思潮,这样的思潮覆盖面广、影响巨大,在教育史和思想史上都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世的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意义。实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颜元等人,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论著。通过他们的论著,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关于教育的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他们提出了诸多思想观点、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在探索中前进,新课改以来,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十分热烈,甚至出现了激烈的论争,这是一件好事。本文试图从实学思潮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中寻找答案,回归传统,或许是我们可以尝试的一条道路。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缘由、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实学思想的概述,从多个角度阐述实学思潮代表人物的思想;第三部分是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了一些课例;第四部分是实学思潮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因为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上才有意义,最后进行了总结。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运...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影响下的语文思想概述
    第一节 实学思潮的教育目标
    第二节 实学思潮的教育原则
        (一)守诚去伪
        (二)虚心向学
    第三节 实学思潮影响下的语文教育内容
    第四节 实学思潮影响下的教育方法
第二章 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教育目标的指向性分离
    第二节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单一
    第三节 课内与课外相脱离
    第四节 评价方式在终极指向上的单一
第三章 明清实学思潮影响下的语文思想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语文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 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节 语文教育应积极探索评价体系的变革
    第四节 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五节 语文教育应实现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夫之教育教学思想探微[J]. 宋卓,王冬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9)
[2]刘宗周慎独诚意的修己之学[J]. 张立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3]王夫之德育思想探究[J]. 涂爱荣,王娟.  教育探索. 2012(02)
[4]王夫之的知行观及其启蒙意义[J]. 魏义霞.  理论探索. 2012(01)
[5]黄宗羲实学教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J]. 谷陟云.  现代教育科学. 2007(06)
[6]颜元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J]. 高春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6)
[7]知识分子的出世与入世[J]. 张军.  书城. 2003(05)
[8]《兰亭集序》思路探微[J]. 王延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11)
[9]想起了顾炎武……[J]. 瞿林东.  群言. 2002(07)
[10]论王夫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J]. 燕国材,刘振中.  船山学刊. 1997(02)

硕士论文
[1]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与小学语文教学[D]. 刘勇.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高中语文目标阅读教学研究[D]. 郭斐.河南师范大学 2014
[3]颜元《大学》观探微[D]. 杜敏姮.陕西师范大学 2013
[4]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D]. 蔡慧麟.苏州大学 2011
[5]浅谈王夫之的知行观[D]. 夏青.河北大学 2010
[6]顾炎武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D]. 余芳.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黄宗羲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D]. 王小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8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18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