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伦理思想探考
发布时间:2021-05-17 15:38
元明之际,理学到了时代转型的关节点。薛瑄作为明初朱子学的代表人物,对朱子学进行修正和突破,实现了“理”向“气”,有了内在转化,其重视自然使然的“复性说”,躬行践履、经世致用的思想更是开了明代实学的先声。本文克服以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为出发点的,对明初朱子学不经反思、取径单一的通行范式,结合哲学伦理学及史学方法,对薛瑄伦理思想展开基于文献的体系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薛瑄的思想最为重气,其思想倾向是气本论。朱熹关于理气关系的讨论纷繁复杂,经朱子门人及元代、明代朱子学的阐发,朱熹的理气关系说被定调为理本论。薛瑄的气本论就是对理本论这一思想的修正,也是明清实学的先声。薛瑄在认识论上主张“耳目口鼻各专一事,而心则无不通”,重视感性认识,但是他的认识并不停止于感性阶段,且进一步认为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一方面,薛瑄在本体论意义上主张以气为本,另一方面,在价值论上又提倡以理为本,薛瑄的这种二元论思想正反映了朱子哲学的分化,同时也说明了理学在明初的转化,一是理气观向气本论的转向,二是修养论由重“道问学”向重“尊德性”的转变。其次,“复性”为宗的伦理思想。薛瑄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心”与“...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 理气不相离的道德基础论
1.1 理乘气而动的动静观
1.2 理气不相离的关系论
1.3 气本兼具理本的二元思想
2 “复性”为宗的道德修养论
2.1 心性论
2.1.1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2.1.2 性为天下之大本
2.1.3 心为一身之主宰
2.2 “复性”说
2.2.1 何以复性
2.2.2 复性之方
3 “躬行践履”的实学思想
3.1 修身之学在于经世致用
3.2 对明清实学的推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薛瑄天理史观初探[J]. 韩金晶,王胜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2]民国以来薛瑄研究文献综述[J]. 韩金晶. 怀化学院学报. 2016(03)
[3]为官清正执法如山的清官薛瑄[J]. 谷峰. 文史月刊. 2015(05)
[4]析薛瑄的复性说——兼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薛瑄的评价[J]. 姚文永.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5]浅析王阳明致良知与薛瑄复性说的关联[J]. 姚文永,王明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薛瑄心学简论[J]. 姚文永. 运城学院学报. 2013(01)
[7]近三十年薛瑄哲学思想研究述评[J]. 高琼. 船山学刊. 2010(03)
[8]薛瑄官箴研究[J]. 彭忠德,黄咏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9]论薛瑄的教育思想[J].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 1991(06)
[10]简论薛瑄的“性”学[J]. 尹协理. 中州学刊. 1991(03)
博士论文
[1]明初朱子学研究[D]. 郭锋航.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生命践履与“性天通”——薛瑄哲学思想研究[D]. 高琼.陕西师范大学 2010
[3]河东学派考论[D]. 常裕.南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薛瑄复性思想研究[D]. 王岩.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论薛瑄的“太极”说[D]. 樊兰兰.湖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92014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 理气不相离的道德基础论
1.1 理乘气而动的动静观
1.2 理气不相离的关系论
1.3 气本兼具理本的二元思想
2 “复性”为宗的道德修养论
2.1 心性论
2.1.1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2.1.2 性为天下之大本
2.1.3 心为一身之主宰
2.2 “复性”说
2.2.1 何以复性
2.2.2 复性之方
3 “躬行践履”的实学思想
3.1 修身之学在于经世致用
3.2 对明清实学的推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薛瑄天理史观初探[J]. 韩金晶,王胜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2]民国以来薛瑄研究文献综述[J]. 韩金晶. 怀化学院学报. 2016(03)
[3]为官清正执法如山的清官薛瑄[J]. 谷峰. 文史月刊. 2015(05)
[4]析薛瑄的复性说——兼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薛瑄的评价[J]. 姚文永.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5]浅析王阳明致良知与薛瑄复性说的关联[J]. 姚文永,王明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薛瑄心学简论[J]. 姚文永. 运城学院学报. 2013(01)
[7]近三十年薛瑄哲学思想研究述评[J]. 高琼. 船山学刊. 2010(03)
[8]薛瑄官箴研究[J]. 彭忠德,黄咏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9]论薛瑄的教育思想[J]. 朱汉民. 湖南大学学报. 1991(06)
[10]简论薛瑄的“性”学[J]. 尹协理. 中州学刊. 1991(03)
博士论文
[1]明初朱子学研究[D]. 郭锋航.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生命践履与“性天通”——薛瑄哲学思想研究[D]. 高琼.陕西师范大学 2010
[3]河东学派考论[D]. 常裕.南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薛瑄复性思想研究[D]. 王岩.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论薛瑄的“太极”说[D]. 樊兰兰.湖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9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9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