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中论》“智”德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21:33
先秦汉代儒家崇尚“仁且智”的理想人格,但是在“仁且智”的架构下,实际多半是以仁统智,以智辅仁,“智”德居于从属地位。汉魏之际,由于时代的需要,“智”在社会上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形成了一股“智为德帅”的思潮。在此背景下,东汉末年的思想家徐干在《中论》中提出,假使“仁(善)”与“(明)智”不可得兼,则明哲优先于仁善的主张。这就颠倒了先秦以来儒家“仁”为首德的传统。徐干的“智”德思想具体展开为明智、才智与权智三个维度,“明”是徐干对“智”德的总体要求;“才智”是对为政者治世能力的要求;“权智”则要求道德主体知所先后、灵活变通,坚持中道原则。徐干的“智”德观念体现了事功精神与中道原则,既有对儒家中道传统的继承,也有对儒家不重事功的纠偏。如何培养“智”德,徐干提出了治学、贵言、慎所从等方法,通过“治学”奠定转识成智的理论基础,“贵言”则更多地意味着知辩、知是非,君主通过“慎所从”,知人善用,从而使有才之士能够运用其“智”,为社会治理做出实际性贡献。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徐干及其《中论》
第二节 徐干《中论》“智”德思想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汉魏之际“智”观念的转向
第一节 先秦汉初儒家“仁且智”的传统
第二节 汉魏之际士人“智为德帅”的思潮
第二章 徐干的“明哲为先”论
第一节 “仁”“智”取舍问题
第二节 “智”的优先性
第三章 徐干“智”德思想的展开
第一节 明智
第二节 才智
第三节 权智
第四章 徐干“智”德思想的指向
第一节 事功精神
第二节 中道原则
第五章 徐干“智”德的修养方法
第一节 治学
第二节 贵言
第三节 慎所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荀学派中道哲学的成立与早期发展[J]. 刘又铭. 邯郸学院学报. 2018(04)
[2]Confucianist Five Constant Virtues and Value Dimension Construction on We Media Credibility[J]. Wang Lili. 学术界. 2017(11)
[3]Tao, Virtue,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On the Core Values of Shu School[J]. Shu Dagang,Shen Shengchao,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03)
[4]徐幹及其《中论》[J]. 梁满仓.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6)
[5]弘扬中华“智德”文化——以先秦孔、孟、荀儒家为据的讨论[J]. 潘小慧.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6]徐干的哲学典范及其荀学性格[J]. 刘又铭. 邯郸学院学报. 2013(01)
[7]智德·智能·才性四本——汉魏之际从重智德到尚智能的演变及影响[J]. 孔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8]福泽谕吉的“智德”观[J]. 许建良. 桂海论丛. 2007(05)
[9]先秦儒家与古希腊智德观的四大差异[J]. 朱海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托马斯“实践智慧”及“智德”思想的意义与价值[J]. 潘小慧. 哲学动态. 2005(02)
硕士论文
[1]徐干《中论》研究[D]. 徐宏勤.渤海大学 2015
[2]《中论》探究[D]. 王晓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中论》研究[D]. 张良娟.曲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518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徐干及其《中论》
第二节 徐干《中论》“智”德思想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汉魏之际“智”观念的转向
第一节 先秦汉初儒家“仁且智”的传统
第二节 汉魏之际士人“智为德帅”的思潮
第二章 徐干的“明哲为先”论
第一节 “仁”“智”取舍问题
第二节 “智”的优先性
第三章 徐干“智”德思想的展开
第一节 明智
第二节 才智
第三节 权智
第四章 徐干“智”德思想的指向
第一节 事功精神
第二节 中道原则
第五章 徐干“智”德的修养方法
第一节 治学
第二节 贵言
第三节 慎所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荀学派中道哲学的成立与早期发展[J]. 刘又铭. 邯郸学院学报. 2018(04)
[2]Confucianist Five Constant Virtues and Value Dimension Construction on We Media Credibility[J]. Wang Lili. 学术界. 2017(11)
[3]Tao, Virtue,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On the Core Values of Shu School[J]. Shu Dagang,Shen Shengchao,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03)
[4]徐幹及其《中论》[J]. 梁满仓.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6)
[5]弘扬中华“智德”文化——以先秦孔、孟、荀儒家为据的讨论[J]. 潘小慧.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6]徐干的哲学典范及其荀学性格[J]. 刘又铭. 邯郸学院学报. 2013(01)
[7]智德·智能·才性四本——汉魏之际从重智德到尚智能的演变及影响[J]. 孔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8]福泽谕吉的“智德”观[J]. 许建良. 桂海论丛. 2007(05)
[9]先秦儒家与古希腊智德观的四大差异[J]. 朱海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托马斯“实践智慧”及“智德”思想的意义与价值[J]. 潘小慧. 哲学动态. 2005(02)
硕士论文
[1]徐干《中论》研究[D]. 徐宏勤.渤海大学 2015
[2]《中论》探究[D]. 王晓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中论》研究[D]. 张良娟.曲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15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1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