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海权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20:25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跨海而来,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对外反侵略战争相继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中法马江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政府海防意识的缺失。为救亡图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索加强海防建设、组建海军、培养海军人才等问题,严复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严复借鉴19世纪中期后中国海防思潮的合理部分,吸取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教训,以其自身独特的船政教育背景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他的海权理念。他在对希腊、英国、荷兰、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家的海权发展史研究分析后,认为海权对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强化海权可获得“国振远驭之良策,民收航海之利资”双重利益。在《代北洋大臣杨拟筹办海军奏稿》中,严复系统阐述了其缔造海权的构想。他认为加强海权不仅要增添陆上防御、消除内部匪患,而且要发挥侨民作用、联合其他国家。此外,还应注意军令的上行下效和间谍的防范。在实际操作中,他则建议立即着手解决海军人才的培养、军港根据地的建设以及款项的筹措等问题。严复的海权思想是我国传统海防向近代海权转变的里程碑,在中国海权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权的理论基础。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海权
二、海防、海军与海疆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中国海防史研究之回顾
(一)宏观海防思想史研究
(二)晚清重要人物海防思想研究
(三)阶段与区域海防史研究
二、严复海权思想研究现状
(一)严复在中国海军史上的地位
(二)严复海权建设的思想
第一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国内外的条件
一、19世纪中叶以来国内的海防论争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国际形势
第二节 严复的船政教育背景
一、初入福州船政学堂
二、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
三、执教北洋水师学堂
第二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基本内容——缔造海权的重要性
第一节 “独握海权,牢笼商务”
一、英国“海权最大,而商利独闳”
二、俄国“常以无四时不冻口门,使商利不恢,国威不畅为恨”
第二节 “古今未有能奋海权而其国不强大者”
一、希腊、罗马的海权与国家的强弱
二、英国、荷兰的海权与国家的强弱
三、日本的海权与日俄战争
第三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基本内容——缔造海权的构想
第一节 “欲筹之海者,必先为之陆”
第二节 规复海军,不可缓者六事
一、“必有海权,乃安国势”
二、“将修内政,先固外封”
三、“欲求公道,必建强权”
四、“消内患,弭外忧”
五、“嘉谋及远,翕附侨黎”
六、“先振声威,乃资联合”
第三节 知其难而不可不勉为其难者四事
一、海军之兴,在于人才
二、军港根据地建设
三、善于规画(划)经办
四、设法筹款
第四节 遵守法令与保护情报
一、军旅之法,毋曰违令
二、保护情报,防范间谍
第四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甲午战后严复对海军的反思
一、中国海军战败的原因
二、日本战胜的原因
第二节 严复海权思想的地位与特点
一、奠定近代中国海权理论基础
二、海权建设立足于现实条件
三、海权建设之方式与旨归是和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戌日本侵台与海塞防之争[J]. 戚庆雨. 福建史志. 2018(03)
[2]严复的海权观及海军建设思考[J]. 郑剑顺. 福建史志. 2016(04)
[3]严复的“海军强国”梦及时代意义[J]. 吴晓宇,张洪,李清川. 军事历史. 2015(02)
[4]严复研究之检讨与前瞻[J]. 薛菁,汪征鲁. 东南学术. 2015(02)
[5]严复在中国海军史上的地位及其海防理念[J]. 林怡.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02)
[6]陶铸国民:严复与中国启蒙运动——纪念严复诞辰160周年[J]. 高力克. 学术月刊. 2014(12)
[7]严复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J]. 陈端坤. 海峡教育研究. 2014(04)
[8]从两次海防大筹议看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与海军建设[J]. 翁飞. 江淮文史. 2014(06)
[9]严复的“海军强国”梦及其当代意义[J]. 王宪明,耿春亮. 河北学刊. 2013(06)
[10]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J]. 李育民. 历史研究. 2013(05)
博士论文
[1]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海军战略与政策研究[D]. 李富森.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D]. 孙林妹.浙江师范大学 2016
[2]奕的海防思想研究[D]. 宋晓岩.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3534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海权
二、海防、海军与海疆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中国海防史研究之回顾
(一)宏观海防思想史研究
(二)晚清重要人物海防思想研究
(三)阶段与区域海防史研究
二、严复海权思想研究现状
(一)严复在中国海军史上的地位
(二)严复海权建设的思想
第一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国内外的条件
一、19世纪中叶以来国内的海防论争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国际形势
第二节 严复的船政教育背景
一、初入福州船政学堂
二、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
三、执教北洋水师学堂
第二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基本内容——缔造海权的重要性
第一节 “独握海权,牢笼商务”
一、英国“海权最大,而商利独闳”
二、俄国“常以无四时不冻口门,使商利不恢,国威不畅为恨”
第二节 “古今未有能奋海权而其国不强大者”
一、希腊、罗马的海权与国家的强弱
二、英国、荷兰的海权与国家的强弱
三、日本的海权与日俄战争
第三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基本内容——缔造海权的构想
第一节 “欲筹之海者,必先为之陆”
第二节 规复海军,不可缓者六事
一、“必有海权,乃安国势”
二、“将修内政,先固外封”
三、“欲求公道,必建强权”
四、“消内患,弭外忧”
五、“嘉谋及远,翕附侨黎”
六、“先振声威,乃资联合”
第三节 知其难而不可不勉为其难者四事
一、海军之兴,在于人才
二、军港根据地建设
三、善于规画(划)经办
四、设法筹款
第四节 遵守法令与保护情报
一、军旅之法,毋曰违令
二、保护情报,防范间谍
第四章 严复海权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甲午战后严复对海军的反思
一、中国海军战败的原因
二、日本战胜的原因
第二节 严复海权思想的地位与特点
一、奠定近代中国海权理论基础
二、海权建设立足于现实条件
三、海权建设之方式与旨归是和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戌日本侵台与海塞防之争[J]. 戚庆雨. 福建史志. 2018(03)
[2]严复的海权观及海军建设思考[J]. 郑剑顺. 福建史志. 2016(04)
[3]严复的“海军强国”梦及时代意义[J]. 吴晓宇,张洪,李清川. 军事历史. 2015(02)
[4]严复研究之检讨与前瞻[J]. 薛菁,汪征鲁. 东南学术. 2015(02)
[5]严复在中国海军史上的地位及其海防理念[J]. 林怡.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02)
[6]陶铸国民:严复与中国启蒙运动——纪念严复诞辰160周年[J]. 高力克. 学术月刊. 2014(12)
[7]严复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J]. 陈端坤. 海峡教育研究. 2014(04)
[8]从两次海防大筹议看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与海军建设[J]. 翁飞. 江淮文史. 2014(06)
[9]严复的“海军强国”梦及其当代意义[J]. 王宪明,耿春亮. 河北学刊. 2013(06)
[10]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J]. 李育民. 历史研究. 2013(05)
博士论文
[1]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海军战略与政策研究[D]. 李富森.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D]. 孙林妹.浙江师范大学 2016
[2]奕的海防思想研究[D]. 宋晓岩.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3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9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