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的改革开放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9-28 13:56
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题。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已经对改革开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强调改革开放要坚持做到"意识为先"、要务必体现"因时因地",同时还要统筹协调"注重结合",即改革开放与舆论宣传、扶贫开发、资源开发、改善环境等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这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要坚持做到“意识为先”
(一)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
1. 要树立“先飞”意识。
2. 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 重视树立干部群众改革开放的信心。
4. 要创新举措,强化落实。
(二)发扬“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
1. 要将滴水穿石的精神融入改革开放事业。
2. 要有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坚韧精神。
(三)增强反腐拒腐的廉政意识
1. 坚决不能容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 要持续抓好廉政建设,保持政风清廉。
二、改革开放要务必体现“因时因地”
(一)依据区情区力,顾全发展大局
1. 既要发展“大农业”,又要夯实工业基础。
2. 既要治理整顿,又要调整产业结构。
(二)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内生动力
1. 既要把握发展机遇,又要立足本地比较优势。
2. 既要借助外生力量,又要激活区域内生动力。
(三)立足产业基础,选择主导产业
1. 因时因地制宜,着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2. 发挥辐射效应,促进支柱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
三、改革开放要统筹协调,“注重结合”
(一)与舆论宣传工作相结合
1. 加强舆论引导。
2. 办好宣传载体。
(二)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
1. 对外开放和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
2. 扶贫工作必须贯彻改革精神。
(三)与资源开发工作相结合
1. 发挥区位资源禀赋优势。
2. 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建设。
(四)与环境改善工作相结合
1. 改革开放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切实加强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软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制度学分析[J]. 李志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05)
[2]《摆脱贫困》中的对外开放思想研究[J]. 张国. 实事求是. 2016(01)
本文编号:3412026
【文章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20(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要坚持做到“意识为先”
(一)树立“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
1. 要树立“先飞”意识。
2. 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 重视树立干部群众改革开放的信心。
4. 要创新举措,强化落实。
(二)发扬“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
1. 要将滴水穿石的精神融入改革开放事业。
2. 要有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坚韧精神。
(三)增强反腐拒腐的廉政意识
1. 坚决不能容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 要持续抓好廉政建设,保持政风清廉。
二、改革开放要务必体现“因时因地”
(一)依据区情区力,顾全发展大局
1. 既要发展“大农业”,又要夯实工业基础。
2. 既要治理整顿,又要调整产业结构。
(二)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内生动力
1. 既要把握发展机遇,又要立足本地比较优势。
2. 既要借助外生力量,又要激活区域内生动力。
(三)立足产业基础,选择主导产业
1. 因时因地制宜,着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2. 发挥辐射效应,促进支柱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
三、改革开放要统筹协调,“注重结合”
(一)与舆论宣传工作相结合
1. 加强舆论引导。
2. 办好宣传载体。
(二)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
1. 对外开放和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
2. 扶贫工作必须贯彻改革精神。
(三)与资源开发工作相结合
1. 发挥区位资源禀赋优势。
2. 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建设。
(四)与环境改善工作相结合
1. 改革开放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切实加强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软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制度学分析[J]. 李志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05)
[2]《摆脱贫困》中的对外开放思想研究[J]. 张国. 实事求是. 2016(01)
本文编号:3412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1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