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1 01:57
通过对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分析发现,当前关于城市公园景观改造研究主要从生态、文化、物化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改造进行阐述,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从整体性和全局性出发,系统的去探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的根本问题。本文是从整体与部分两个研究角度出发,并形成相关的策略方法,对城市公园景观改造理论进行扩充。本文尝试将“共生思想”引入到城市公园景观改造研究中,分别对生物学、社会学、建筑和城市规划三个领域中共生理论进行解读,并与当代景观设计思想相结合,尝试性的提出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共生”的思想内涵,从而为本课题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本课题中,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策略研究:层面一:空间功能共生的改造策略,从公园使用人群以及活动的复杂性出发,提出空间功能的共生。层面二:文化共生的改造策略,提出了历史文化遗存与周围环境要素的共生,公园景观与传统地域文化的共生。层面三:生态共生的改造策略,提出公园内部植被群落的共生、水体景观生态系统的共生、人的活动与环境的共生。总而言之,本课题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究城市公园景观改造。在具体策略的构建中,创新性的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体现出内容上的创新。将共生思想与城...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旧公园园路现状??况(如图1.2)
第一章、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以及景观改造分析?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宄??也没有做到统一,与当代人的审美趋势相差甚远,特别是一些儿童设施和健身器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图1.3)。??图1.?3旧公园基础设施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第三节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的问题分析??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园的更新改造是基于旧公园的基础之上,通过与时俱进的居民需求,采用??现代设计方法的改造,能够使公园由封闭转向开放,功能也由单一转向多元。在改造??过程中如何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何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表达传统文化意??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二、旧公园自身的限制??我国城市旧公园往往建成时间久远,公园也具备独特的自身条件,例如公园中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在时间积淀下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美学价值。但是这也给旧公园在空间改造带来了一定限制,因为园中具有价值的植被??资源、历史古建等现存的景观要素也给公园中道路交通以及功能区域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三、公园使用者与公园改造者之间的矛盾??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它还是承载着人??与人交流、人与自然交流的重要场所。城市居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公园的依赖性??18??
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共生及相关理论解析?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共生思想解析??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理论思想,为全文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主要是针对不同领域的共生理论进行归纳和概括性总结。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共生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或是某一领域的某一项具体研宄成果,除了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外还广泛的借鉴了其他不同领域和学科的相关成果,本文中的“共生”??思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第一节“共生”思想的来源??关于本课题中“共生”的思想来源分析主要从生物学科、社会学科、以及建筑和??城市规划学科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入-共生"J里论?\??研究?究??\?建筑和规划?j??\?领域有关‘‘共;/??图2.1:本课题共生理论来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一、“共生”思想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相关研宄??“共生”(Symbiosis)?—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中。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并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的生物密切的生活在一起”。共生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在动植物以及菌类等生命体之间。在共生的两者之间,彼此都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有利的帮助,而一旦失去另一方的帮助,严重的甚至会给生存带来很大的??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景观改造工程设计及其施工现状与对策——以厦门岛森林景观改造为例[J]. 王义. 福建建筑. 2020(01)
[2]浅谈城市公园林下空间景观改造——以闽江公园闽水园提升改造为例[J]. 吴章英. 现代园艺. 2019(20)
[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改造与设计探索[J]. 李珊珊. 现代农村科技. 2019(10)
[4]基于场所精神视角的国内城市公园设计研究[J]. 包婷,李雪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3)
[5]浅谈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与原则[J]. 秦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03)
[6]协同共生——景观设计中共生哲学思想的显现[J]. 傅嘉欣.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07)
[7]城镇公园景观升级改造规划设计[J]. 冯晋勇. 现代园艺. 2018(09)
[8]关于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探讨[J]. 李洋. 福建建材. 2017(05)
[9]传统乡村的复原重生[J]. Fritz Auweck. 中华民居(上旬版). 2016(Z5)
[10]从二元到共生: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新哲学思维理念[J]. 李博. 求索. 2016(08)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晏海.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中国综合公园的改造与更新研究[D]. 裘鸿菲.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 苏晓静.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绿色健康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应用研究[D]. 王冰.齐鲁工业大学 2019
[2]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D]. 罗晓.河北科技大学 2019
[3]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研究[D]. 韩璐.河南科技大学 2019
[4]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手法研究[D]. 费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向晨.安徽农业大学 2018
[6]杭州少儿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D]. 陈洁菡.浙江大学 2015
[7]基于人群行为心理影响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D]. 杨军红.聊城大学 2015
[8]适应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环境的公园特征研究[D]. 张书驰.北京林业大学 2015
[9]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杨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10]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的保留与优化[D]. 谢文佳.东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1702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旧公园园路现状??况(如图1.2)
第一章、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以及景观改造分析?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宄??也没有做到统一,与当代人的审美趋势相差甚远,特别是一些儿童设施和健身器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图1.3)。??图1.?3旧公园基础设施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第三节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的问题分析??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园的更新改造是基于旧公园的基础之上,通过与时俱进的居民需求,采用??现代设计方法的改造,能够使公园由封闭转向开放,功能也由单一转向多元。在改造??过程中如何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何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表达传统文化意??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二、旧公园自身的限制??我国城市旧公园往往建成时间久远,公园也具备独特的自身条件,例如公园中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在时间积淀下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美学价值。但是这也给旧公园在空间改造带来了一定限制,因为园中具有价值的植被??资源、历史古建等现存的景观要素也给公园中道路交通以及功能区域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三、公园使用者与公园改造者之间的矛盾??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它还是承载着人??与人交流、人与自然交流的重要场所。城市居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公园的依赖性??18??
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共生及相关理论解析?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中共生思想解析??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理论思想,为全文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主要是针对不同领域的共生理论进行归纳和概括性总结。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共生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或是某一领域的某一项具体研宄成果,除了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外还广泛的借鉴了其他不同领域和学科的相关成果,本文中的“共生”??思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第一节“共生”思想的来源??关于本课题中“共生”的思想来源分析主要从生物学科、社会学科、以及建筑和??城市规划学科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入-共生"J里论?\??研究?究??\?建筑和规划?j??\?领域有关‘‘共;/??图2.1:本课题共生理论来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一、“共生”思想在生物学领域中的相关研宄??“共生”(Symbiosis)?—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中。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并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的生物密切的生活在一起”。共生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在动植物以及菌类等生命体之间。在共生的两者之间,彼此都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有利的帮助,而一旦失去另一方的帮助,严重的甚至会给生存带来很大的??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景观改造工程设计及其施工现状与对策——以厦门岛森林景观改造为例[J]. 王义. 福建建筑. 2020(01)
[2]浅谈城市公园林下空间景观改造——以闽江公园闽水园提升改造为例[J]. 吴章英. 现代园艺. 2019(20)
[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改造与设计探索[J]. 李珊珊. 现代农村科技. 2019(10)
[4]基于场所精神视角的国内城市公园设计研究[J]. 包婷,李雪艳.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3)
[5]浅谈城市小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与原则[J]. 秦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03)
[6]协同共生——景观设计中共生哲学思想的显现[J]. 傅嘉欣.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07)
[7]城镇公园景观升级改造规划设计[J]. 冯晋勇. 现代园艺. 2018(09)
[8]关于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探讨[J]. 李洋. 福建建材. 2017(05)
[9]传统乡村的复原重生[J]. Fritz Auweck. 中华民居(上旬版). 2016(Z5)
[10]从二元到共生: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新哲学思维理念[J]. 李博. 求索. 2016(08)
博士论文
[1]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晏海.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中国综合公园的改造与更新研究[D]. 裘鸿菲.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 苏晓静.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绿色健康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应用研究[D]. 王冰.齐鲁工业大学 2019
[2]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D]. 罗晓.河北科技大学 2019
[3]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研究[D]. 韩璐.河南科技大学 2019
[4]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手法研究[D]. 费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城市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向晨.安徽农业大学 2018
[6]杭州少儿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D]. 陈洁菡.浙江大学 2015
[7]基于人群行为心理影响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D]. 杨军红.聊城大学 2015
[8]适应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环境的公园特征研究[D]. 张书驰.北京林业大学 2015
[9]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杨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10]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的保留与优化[D]. 谢文佳.东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17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1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