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13 22:36
刘一明作为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在道教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在吸收、借鉴儒家、释两家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以道家思想为主融合儒释的三教合一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教合一理论,对道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刘一明的修“道”体悟为中心,对刘一明的三教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首先是对刘一明的生平及主要著作进行梳理,考察了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来源,并理清其三教合一思想的内在脉络。接着从形上、形下两个方面探讨了三教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深入研究了三教揭示统一道、在“性命”思想中对儒释的吸收的主要内容,详细解答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的本体论、“先天真一之气”化生万物的宇宙化生论,性命与理气的关系等问题,认为三教同一“道”之理,性命之学乃贯通三教之理。然后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探讨了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修行实践,其三教合一思想的修行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合儒释的修道原则,融合儒释成就丹道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儒释道三家在修炼上,皆遵循参悟先于修证的修道原则,认为三教在具体的修行实践中要实行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具有三教合参的痕迹,其实践认为三教在修炼方法上各异,在修行目标上是一致的,三...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情况
(一) 专著方面
(二) 论文方面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可能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刘一明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一、刘一明的生平
二、刘一明的主要著作
第二节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来源
一、张伯端对刘一明的影响
二、王重阳对刘一明的影响
三、李道纯对刘一明的影响
四、龙门派及其“北宗七子”的影响
第二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三教揭示同一“道”
一、“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的本体论
二、“先天真一之气”化生万物的宇宙化生论
第二节 在“性命”思想中对儒释的吸收
一、“性命”与“理气”:对宋明理学的融合
二、“先天性命”与“后天性命”:对张载思想的借鉴
三、“性命之学”:贯通三教之理
第三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修行实践
第一节 融合儒释的修道原则
一、先穷之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
二、性命双修,先命后性
第二节 融合儒释,成就丹道
一、“炼己筑基”:对儒释克制自己欲念方法的吸收
二、“外药了命”: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吸收
三、“内药了性”:对佛教“明心见性”的吸收
第四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贡献
第二节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一明的丹道易学思想[J]. 王楠. 济宁学院学报. 2017(01)
[2]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农学思想考述[J]. 谭清华. 社科纵横. 2017(02)
[3]浅析刘一明的哲学思想[J]. 丁国琛. 新西部(理论版). 2017(02)
[4]刘一明丹道养生思想的过程论浅析[J]. 贾来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5]刘一明丹道养生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初探[J]. 贾来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6]方以智“三教合一”论之学术旨趣[J]. 蒋国保. 船山学刊. 2016(01)
[7]刘一明金丹论对阳明良知论的融摄[J]. 白娴棠. 宗教学研究. 2015(03)
[8]《西游原旨》成书考[J]. 张莹,郭健. 图书馆杂志. 2015(03)
[9]“三教合一”概念的历史钩沉[J]. 张雪松. 党政干部学刊. 2014(11)
[10]“三教融合”质疑[J]. 李为香. 古代文明. 2013(04)
博士论文
[1]清代刘一明的道学思想[D]. 王永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刘一明易学生命哲学思想研究[D]. 王楠.山东大学 2017
[2]清代刘一明丹道思想特色分析[D]. 宋宇.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西游原旨》道教思想研究[D]. 胡建辉.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刘一明的易学本体论探析[D]. 王景霖.华侨大学 2013
[5]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研究[D]. 计拓.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刘一明的先天真—之气学说与佛教如来藏[D]. 赵宇翔.兰州大学 2012
[7]刘一明老学思想研究[D]. 贾海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修真辨难》研究[D]. 陈伟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1
[9]明清时期兴隆山道教史研究[D]. 贾晓龙.西北民族大学 2011
[10]刘一明内丹思想研究[D]. 赵相彬.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35531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情况
(一) 专著方面
(二) 论文方面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可能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刘一明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一、刘一明的生平
二、刘一明的主要著作
第二节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来源
一、张伯端对刘一明的影响
二、王重阳对刘一明的影响
三、李道纯对刘一明的影响
四、龙门派及其“北宗七子”的影响
第二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三教揭示同一“道”
一、“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的本体论
二、“先天真一之气”化生万物的宇宙化生论
第二节 在“性命”思想中对儒释的吸收
一、“性命”与“理气”:对宋明理学的融合
二、“先天性命”与“后天性命”:对张载思想的借鉴
三、“性命之学”:贯通三教之理
第三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修行实践
第一节 融合儒释的修道原则
一、先穷之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
二、性命双修,先命后性
第二节 融合儒释,成就丹道
一、“炼己筑基”:对儒释克制自己欲念方法的吸收
二、“外药了命”: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吸收
三、“内药了性”:对佛教“明心见性”的吸收
第四章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贡献
第二节 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一明的丹道易学思想[J]. 王楠. 济宁学院学报. 2017(01)
[2]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农学思想考述[J]. 谭清华. 社科纵横. 2017(02)
[3]浅析刘一明的哲学思想[J]. 丁国琛. 新西部(理论版). 2017(02)
[4]刘一明丹道养生思想的过程论浅析[J]. 贾来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5]刘一明丹道养生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初探[J]. 贾来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6]方以智“三教合一”论之学术旨趣[J]. 蒋国保. 船山学刊. 2016(01)
[7]刘一明金丹论对阳明良知论的融摄[J]. 白娴棠. 宗教学研究. 2015(03)
[8]《西游原旨》成书考[J]. 张莹,郭健. 图书馆杂志. 2015(03)
[9]“三教合一”概念的历史钩沉[J]. 张雪松. 党政干部学刊. 2014(11)
[10]“三教融合”质疑[J]. 李为香. 古代文明. 2013(04)
博士论文
[1]清代刘一明的道学思想[D]. 王永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刘一明易学生命哲学思想研究[D]. 王楠.山东大学 2017
[2]清代刘一明丹道思想特色分析[D]. 宋宇.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西游原旨》道教思想研究[D]. 胡建辉.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刘一明的易学本体论探析[D]. 王景霖.华侨大学 2013
[5]刘一明三教合一思想研究[D]. 计拓.中央民族大学 2012
[6]刘一明的先天真—之气学说与佛教如来藏[D]. 赵宇翔.兰州大学 2012
[7]刘一明老学思想研究[D]. 贾海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修真辨难》研究[D]. 陈伟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1
[9]明清时期兴隆山道教史研究[D]. 贾晓龙.西北民族大学 2011
[10]刘一明内丹思想研究[D]. 赵相彬.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35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3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