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针刺“治神”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23:06
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针灸甲乙经》针刺“治神”思想进行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整理,厘清《针灸甲乙经》“治神”思想形成的源流,归类分析“治神”的学术内涵,凝炼“治神”的精髓,挖掘《针灸甲乙经》“治神”的学术特色,丰富针刺“治神”理论体系,以强化中医思维,指导“治神”实践。研究方法:本研究从《针灸甲乙经》着手,追溯《素问》《灵枢》《明堂》三部及《难经》《伤寒》《脉经》等经典专著,基于中医“精气神”理论,对“治神”理论之内涵、外延做深入的分析和解读。通过回顾《针灸甲乙经》成书的时代背景和皇甫谧的生平履历,总结探讨时代和个人因素对皇甫谧针刺“治神”思想形成的影响。进一步考读经典,收集医学典籍中针刺“治神”理论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历代注家对“治神”理论的认识,结合近现代医家对“治神”理论的阐释和运用,重点对比分析《针灸甲乙经》对《内经》针刺“治神”理论的整理研究与系统阐发。总结《针灸甲乙经》“治神”思想在针刺临床中的具体体现与运用。结果结论:《针灸甲乙经》对《帝内经》针刺“治神”理论既有承继又有发挥。《针灸甲乙经》成书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皇甫谧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其针刺“治神”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发...
【文章来源】: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治神”之内涵、外延
1 治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1.1 精、气、神
1.1.1 人之三宝精气神
1.1.2 心部神、肾藏精
1.1.3 气往使于精神间
1.2 神与气血
1.2.1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1.2.2 血气不和,百病由生
1.2.3 气血旺盛,神气充足
1.3 形、神
1.3.1 神出于形,形赖神生
1.3.2 神劳形疲,形伤神朽
2 主宰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之“神机”
2.1 巧识枢机,斡旋气机
2.2 明辨神机,治神守机
3 气功调心与“治神”
3.1 君相相配,调心调息
3.2 练气练意,练针练指
第二章 《甲乙经》对《内经》“治神”理论之继承与发挥
1 回顾经典“治神”刍议
1.1 《内经》之“治神”
1.2 《甲乙经》之“治神”
2 “守形”“守神”并重的治神思想
2.1 《甲乙经》针刺之“守形”、“守神”
2.2 《甲乙经》针刺之“知调”、“重养”
第三章 《甲乙经》“治神”思想形成的背景
1 成书特殊的时代背景
1.1 养颐尊生,以神为本
1.2 承源拾遗,据典增论
1.3 开门立户,启发后学
2 作者独特的成长经历
2.1 因病习医,以身为先
2.2 先儒后医,著就《甲乙》
第四章 《甲乙经》审、治、调三位一体之“治神”与运用
1 针前审神
1.1 审患者神气,辨针刺宜忌
1.2 色脉贵有神,刺前明辨之
1.3 辨正邪虚实,勿伤及神气
2 针刺治神
2.1 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2.2 针刺之道,先必治神
2.3 凡刺之法,必本于神
2.4 移精变气,以神调神
2.5 医患合一,神气相随
2.6 以神动气,治神为要
2.7 专意一神,谨守神机
3 针毕调神
3.1 静神七日,谨慎调养
3.2 顺应四时,摄神养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生万物”思想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J]. 鲁明源. 中医杂志. 2019(02)
[2]精、神、气、血、津液的内在联系[J]. 李今庸. 中医药通报. 2018(04)
[3]《黄帝内经》中气血学说在临床的指导[J]. 黄玮,余江维,余国君,曲江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3)
[4]《黄帝内经》形神理论的哲学内涵[J]. 徐平,王琦. 中医学报. 2018(04)
[5]浅谈针灸的道与术——以近代针灸名家为例[J]. 张雯,李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6]从“气血流通”探析通补理论[J]. 吴振起,王贵帮,王雪峰,刘光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02)
[7]《黄帝内经》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之气的探析[J]. 邱烈泽,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 2017(08)
[8]章太炎先生论《黄帝内经》之成书时代考证[J]. 钱超尘.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2)
[9]九针理论:早期针灸学术之内核[J]. 孙征,武九龙,胡光勇,陆梦江,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10]针刺之道 首在治神[J]. 张磊,鹿朦,姜明孝.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6(03)
博士论文
[1]《内经》中“神”的内涵及应用研究[D]. 任海燕.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2]《针灸甲乙经》的文献研究[D]. 宋晓溪.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
[3]从“有无之辩”走向“自然”之境[D]. 丁虎.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内经》中的针灸理论与道家哲学思想的关系研究[D]. 涂安淇.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5]魏晋名士的身心观[D]. 曾小明.湖南大学 2010
[6]《黄帝内经》与《针灸大成》针灸禁忌研究[D]. 刘耀岽.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7]《内经》针刺治神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D]. 李永春.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
[8]《黄帝内经》的道与神[D]. 张超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D]. 鲁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内经》揆度奇恒思维方法研究[D]. 全敏.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3]从“气机升降理论”论治糖尿病胃轻瘫[D]. 于洪玲.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1999
【文章来源】: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治神”之内涵、外延
1 治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1.1 精、气、神
1.1.1 人之三宝精气神
1.1.2 心部神、肾藏精
1.1.3 气往使于精神间
1.2 神与气血
1.2.1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1.2.2 血气不和,百病由生
1.2.3 气血旺盛,神气充足
1.3 形、神
1.3.1 神出于形,形赖神生
1.3.2 神劳形疲,形伤神朽
2 主宰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之“神机”
2.1 巧识枢机,斡旋气机
2.2 明辨神机,治神守机
3 气功调心与“治神”
3.1 君相相配,调心调息
3.2 练气练意,练针练指
第二章 《甲乙经》对《内经》“治神”理论之继承与发挥
1 回顾经典“治神”刍议
1.1 《内经》之“治神”
1.2 《甲乙经》之“治神”
2 “守形”“守神”并重的治神思想
2.1 《甲乙经》针刺之“守形”、“守神”
2.2 《甲乙经》针刺之“知调”、“重养”
第三章 《甲乙经》“治神”思想形成的背景
1 成书特殊的时代背景
1.1 养颐尊生,以神为本
1.2 承源拾遗,据典增论
1.3 开门立户,启发后学
2 作者独特的成长经历
2.1 因病习医,以身为先
2.2 先儒后医,著就《甲乙》
第四章 《甲乙经》审、治、调三位一体之“治神”与运用
1 针前审神
1.1 审患者神气,辨针刺宜忌
1.2 色脉贵有神,刺前明辨之
1.3 辨正邪虚实,勿伤及神气
2 针刺治神
2.1 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2.2 针刺之道,先必治神
2.3 凡刺之法,必本于神
2.4 移精变气,以神调神
2.5 医患合一,神气相随
2.6 以神动气,治神为要
2.7 专意一神,谨守神机
3 针毕调神
3.1 静神七日,谨慎调养
3.2 顺应四时,摄神养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生万物”思想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J]. 鲁明源. 中医杂志. 2019(02)
[2]精、神、气、血、津液的内在联系[J]. 李今庸. 中医药通报. 2018(04)
[3]《黄帝内经》中气血学说在临床的指导[J]. 黄玮,余江维,余国君,曲江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3)
[4]《黄帝内经》形神理论的哲学内涵[J]. 徐平,王琦. 中医学报. 2018(04)
[5]浅谈针灸的道与术——以近代针灸名家为例[J]. 张雯,李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6]从“气血流通”探析通补理论[J]. 吴振起,王贵帮,王雪峰,刘光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02)
[7]《黄帝内经》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之气的探析[J]. 邱烈泽,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 2017(08)
[8]章太炎先生论《黄帝内经》之成书时代考证[J]. 钱超尘.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2)
[9]九针理论:早期针灸学术之内核[J]. 孙征,武九龙,胡光勇,陆梦江,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10]针刺之道 首在治神[J]. 张磊,鹿朦,姜明孝.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6(03)
博士论文
[1]《内经》中“神”的内涵及应用研究[D]. 任海燕.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2]《针灸甲乙经》的文献研究[D]. 宋晓溪.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
[3]从“有无之辩”走向“自然”之境[D]. 丁虎.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内经》中的针灸理论与道家哲学思想的关系研究[D]. 涂安淇.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5]魏晋名士的身心观[D]. 曾小明.湖南大学 2010
[6]《黄帝内经》与《针灸大成》针灸禁忌研究[D]. 刘耀岽.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7]《内经》针刺治神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D]. 李永春.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
[8]《黄帝内经》的道与神[D]. 张超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D]. 鲁慧.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内经》揆度奇恒思维方法研究[D]. 全敏.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3]从“气机升降理论”论治糖尿病胃轻瘫[D]. 于洪玲.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1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5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