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15:25
  海德格尔前期通过此在的方式来追问存在,具体体现为基础存在论。基础存在论基于对“此在的存在”的分析,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此在的生存”,“此在的存在”也就是“此在的生存”。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同时也是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而追问存在问题还需要以时间为境域。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是普遍的现象学存在论,此在的现象学就是诠释学,对“此在的生存”进行分析是此在的诠释学的任务。此在是一切哲学发问的起点和归宿,它既是发问者也是回答者。基础存在论超越了主体和客体二分的传统存在论,此在与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海德格尔想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进行分析最终引向一般存在的问题,并解答一般存在的问题。对基础存在论的研究需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基础存在论的由来。传统存在论在形成之际就已经遗忘了存在,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存在论差异的问题,存在和存在者是不同的,传统存在论正是忽视了这一重要的问题,没有把存在和存在者加以区分,混淆了存在和存在者,把存在当成了存在者,从而导致了存在的遗忘。我们需要回到存在遗忘的源头处,对它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海德格尔重提存在问题以及建构基础存在论的缘由。其次是基础存在论的方法。基础存在论旨...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基础存在论的由来
    第一节 存在的遗忘
    第二节 重提存在问题
    第三节 基础存在论的提出
第二章 基础存在论方法的三重考察
    第一节 对“形式显示”方法的考察
    第二节 对“面向事情本身”方法的考察
    第三节 对“还原、建构、解构”方法的考察
第三章 基础存在论内容的三重构造
    第一节 外在的体现:生存
    第二节 内在的支撑:时间性
    第三节 最终的方向:一般存在
第四章 基础存在论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从此在到存在的进路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追问存在的另一种进路:从“切近存在”到存在
结语:存在问题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础存在论何以是“存在论”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基本构架及其内在困境[J]. 谢裕伟.  哲学研究. 2017(06)
[2]《存在与时间》和此在[J]. 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冯-海尔曼,严登庸.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6(01)
[3]此在之迷途——关于《存在与时间》的得与失[J]. 张志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存在与时间》[J]. 张祥龙.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01)
[5]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理论及其启示[J]. 俞吾金.  社会科学战线. 2009(12)
[6]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从阿伦特与雅斯贝尔斯的视角看[J]. 伦纳德·H.埃尔利希,金寿铁.  江海学刊. 2009(05)
[7]物向世界的沉沦[J]. 陈春文.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5)
[8]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J]. 孙业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05)
[9]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赵卫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基本本体论基本吗?[J]. E.莱维纳,朱进东.  世界哲学. 2003(05)

博士论文
[1]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D]. 李章印.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66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66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