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樑艺术思想及其风格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10:10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新旧更替、文化碰撞的大变革时期,人们要求变革的呼声接连不断,与此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文化教育方面需要迫切革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西方先进思潮的强烈冲击下,众多知识分子纷纷前往海外留学寻求救国的出路,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苦苦探索。在这种时代背景和文化境域中,许多美术工作者试图通过美术教育来救国,其中颜文樑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术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提倡实业与美术应密切相连,推行职业教育,为当时的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实用美术人才,对社会的发展与美术教育的革新都做出了积极地影响。颜文樑的实用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直至今日他的教育理论仍对中国美术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颜文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艺术理念,形成了具有意境之美的独特艺术风格。本文以颜文樑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艺术风格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研究颜文樑的主要教育理念,认识理解他完整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以实用美术为主要宗旨,艺术与科学辩证统一地贯彻到其教育理念中。其次通过对颜文樑艺术经历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尝试探究他的教育思想与艺术风格形成原因。接着以颜文樑三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为线索,即...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晚年颜文樑??学??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时透视学中的重要理论指出在一幅画面中,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视点,同时这个??中心点往往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如被誉为“幻觉主义”典范作品的扬?凡?爱克??的名画《阿诺芬尼夫妇像》(图4-1-1-1),画面中心视点聚焦在阿诺芬尼夫妇视??线之间,让人们将视觉焦点集中在画面主角的表情、眼神上,“中心点”所辐射??的锥体使画面充满了视觉上的深度。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图4-1-1-2?)??是体现三维空间的经典巨作,修道院餐桌旁的人物虽众多却又布局有序,在耶稣??身后明亮的窗户的对比下,观者的视觉注意力自然集中在位于画面中心的耶稣身??上,而藻井、门窗和挂毯所汇聚的视点,也集中在??耶稣的面部,使观者在错觉中拓展了麵的空间深f??显然,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大翻用了透视原??理创作而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典范。正如弗朗麵科??“辦通隨巾m’:,??"UVa'i-??实与雜力雜特獅文2S兴绘融合艺术肖??科学,揭开了欧臟傾綠駐纖-页。c^^W9B9i??如果说西方绘画的透视学理念是“焦点透视”??扬*凡.爱诗'??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绘画最异于西方绘画有两点,??其一,中国绘画在表现形式上不注重明暗光影:其?82.?2cmX60cm?1434年??二,中国绘画不谙透视原理。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物质的本质与意境,而不是只拘泥于对事物真实的描述。与西方透视学??相对的是中国传统绘_的视点并不??只臟于-个点,而是将立足点所??………/?、』'4??的“动点透视法”也称作“敗点透_??视”。我雖繼耐于“親’’??问题着重麵在中si的“全景山水??画”上,在画家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图4-1-
践态度,具备的??科学实践的追求,与因科学技术启发而产生的印象派的某些艺术观念不谋而合。??颜文樑法国留学期间,艺术思想受到印象派的影响,绘画理念不仅受到导师的指??导,而且还积极进行写生实践、参观博物馆,切身认识到了光色的奇妙碰撞与真??印象派十分侧重于户外写?4???|??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象,根:?:,?y?^4??据醜自身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费’丑??AC^?r]??画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眼前瞬??间的景象。廳年颜文樑与刘海??画作品十四幅,皆为小幅油画,?图4-1-2-1??写生一次性完成,保留了相当大?颜文棵《威尼斯圣保罗教堂^??的即兴新鲜感,大多撕印象派,?leonXMon削年油画??洋溢着光色融合的氛围,尽力追逐捕捉光色的稍纵即逝。颜文樑先生旅意期间的??写生油画之作《威尼斯圣保罗教堂》(图4-1-2-1),是一幅印象派风格十足的作??品,整个画面充盈着光与色的奇妙。颜文樑眼里看到的不是相互独立的物体,而??是光影的大融合。作品里建筑物、鸽子与行人的轮廓都被主观模糊,反而光感非??常强烈,每个物体都被不同的光影所笼罩。颜文樑运用细小堆积的笔触点出摧燦??的光、透气的灰,那洒落在教堂顶部璀灿夺目的光、阴影笼罩下熙熙攘攘的行人??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社会环境与透视学的再发现[J]. 倪敏玲. 新美术. 2017(03)
[2]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J]. 陈洪捷,蔡磊砢.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
[3]被隐没的大师——回忆中国动画先驱钱家骏先生[J]. 朱子颖,钱珊朱,唐幼幼,周珏. 史林. 2013(S1)
[4]百一年沧桑话“南艺”[J]. 赵子云. 文史春秋. 2012(11)
[5]颜文樑艺术创作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J].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6)
[6]工场教育制度的引入和颜文樑实用美术教育思想[J]. 李洁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4)
[7]我爱吾师——缅怀颜文樑夫子[J]. 尢玉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8(06)
[8]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陈尉南. 美与时代. 2005(05)
[9]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与作品的比较研究[J]. 赵思有.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06)
[10]论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心理[J]. 尚辉. 文艺研究. 2001(02)
硕士论文
[1]颜文樑对苏州现代艺术教育的塑成[D]. 孙彦琼.苏州大学 2017
[2]蔡元培与中国早期设计教育的历史考察[D]. 柳红林.南京艺术学院 2015
[3]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 吴昀辰.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4448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晚年颜文樑??学??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时透视学中的重要理论指出在一幅画面中,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视点,同时这个??中心点往往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如被誉为“幻觉主义”典范作品的扬?凡?爱克??的名画《阿诺芬尼夫妇像》(图4-1-1-1),画面中心视点聚焦在阿诺芬尼夫妇视??线之间,让人们将视觉焦点集中在画面主角的表情、眼神上,“中心点”所辐射??的锥体使画面充满了视觉上的深度。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图4-1-1-2?)??是体现三维空间的经典巨作,修道院餐桌旁的人物虽众多却又布局有序,在耶稣??身后明亮的窗户的对比下,观者的视觉注意力自然集中在位于画面中心的耶稣身??上,而藻井、门窗和挂毯所汇聚的视点,也集中在??耶稣的面部,使观者在错觉中拓展了麵的空间深f??显然,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大翻用了透视原??理创作而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典范。正如弗朗麵科??“辦通隨巾m’:,??"UVa'i-??实与雜力雜特獅文2S兴绘融合艺术肖??科学,揭开了欧臟傾綠駐纖-页。c^^W9B9i??如果说西方绘画的透视学理念是“焦点透视”??扬*凡.爱诗'??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绘画最异于西方绘画有两点,??其一,中国绘画在表现形式上不注重明暗光影:其?82.?2cmX60cm?1434年??二,中国绘画不谙透视原理。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物质的本质与意境,而不是只拘泥于对事物真实的描述。与西方透视学??相对的是中国传统绘_的视点并不??只臟于-个点,而是将立足点所??………/?、』'4??的“动点透视法”也称作“敗点透_??视”。我雖繼耐于“親’’??问题着重麵在中si的“全景山水??画”上,在画家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图4-1-
践态度,具备的??科学实践的追求,与因科学技术启发而产生的印象派的某些艺术观念不谋而合。??颜文樑法国留学期间,艺术思想受到印象派的影响,绘画理念不仅受到导师的指??导,而且还积极进行写生实践、参观博物馆,切身认识到了光色的奇妙碰撞与真??印象派十分侧重于户外写?4???|??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象,根:?:,?y?^4??据醜自身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费’丑??AC^?r]??画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眼前瞬??间的景象。廳年颜文樑与刘海??画作品十四幅,皆为小幅油画,?图4-1-2-1??写生一次性完成,保留了相当大?颜文棵《威尼斯圣保罗教堂^??的即兴新鲜感,大多撕印象派,?leonXMon削年油画??洋溢着光色融合的氛围,尽力追逐捕捉光色的稍纵即逝。颜文樑先生旅意期间的??写生油画之作《威尼斯圣保罗教堂》(图4-1-2-1),是一幅印象派风格十足的作??品,整个画面充盈着光与色的奇妙。颜文樑眼里看到的不是相互独立的物体,而??是光影的大融合。作品里建筑物、鸽子与行人的轮廓都被主观模糊,反而光感非??常强烈,每个物体都被不同的光影所笼罩。颜文樑运用细小堆积的笔触点出摧燦??的光、透气的灰,那洒落在教堂顶部璀灿夺目的光、阴影笼罩下熙熙攘攘的行人??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社会环境与透视学的再发现[J]. 倪敏玲. 新美术. 2017(03)
[2]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J]. 陈洪捷,蔡磊砢.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
[3]被隐没的大师——回忆中国动画先驱钱家骏先生[J]. 朱子颖,钱珊朱,唐幼幼,周珏. 史林. 2013(S1)
[4]百一年沧桑话“南艺”[J]. 赵子云. 文史春秋. 2012(11)
[5]颜文樑艺术创作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J].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6)
[6]工场教育制度的引入和颜文樑实用美术教育思想[J]. 李洁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9(04)
[7]我爱吾师——缅怀颜文樑夫子[J]. 尢玉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8(06)
[8]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陈尉南. 美与时代. 2005(05)
[9]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与作品的比较研究[J]. 赵思有.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06)
[10]论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心理[J]. 尚辉. 文艺研究. 2001(02)
硕士论文
[1]颜文樑对苏州现代艺术教育的塑成[D]. 孙彦琼.苏州大学 2017
[2]蔡元培与中国早期设计教育的历史考察[D]. 柳红林.南京艺术学院 2015
[3]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 吴昀辰.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4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9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