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21:4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主渠道和网络在线教学新阵地优势,将教学目标、计划、载体、环境、方法、资源和评价等要素混合。这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互补;变革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实效性。因此,本文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混合式教学理论及应用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概述。对比分析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优劣势,描绘出混合式教学创新性发展的理论蓝图。第三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主要发现。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混合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大学生主体地位上升,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等混合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数据维度。依托雨课堂智能教学平台,批量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全体同学、全过程、全要素混合式教学全数据,实现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评价自动预警、教学效果智能生成。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成果一、混合教学效果总体呈现良好据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中,77%同学认为作业形式丰富,认真完成作业。72%以上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专注、参与课堂练习、课后在线学习。如图 2 所示。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后,大学生混合式教学满意程度矩阵得分为 3.84(总分为:5),其总体效果为比较有帮助。如图 3 所示。
图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据调查: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差异化需求矩阵得分 3.81(总分),其总体效果为比较有帮助。大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突出,其主要体现为:自远发展,基础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等。如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供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张东,吕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J]. 吴砥,王杨春晓,彭娴.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1)
[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廓清与释义[J]. 王淑芹,李文博.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8)
[4]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为例[J]. 韩淼.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7)
[5]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构建对象把握机制[J]. 王栋梁.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7)
[6]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研究[J]. 上超望,韩梦,刘清堂.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5)
[7]试论数据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 金伟,王珍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2)
[8]思政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及培育研究[J]. 杨静逸. 教育评论. 2017(12)
[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J]. 刘卫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2)
[10]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 吴争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5)
博士论文
[1]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D]. 代德伟.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 申文杰.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美国品格教育研究[D]. 谢狂飞.复旦大学 2012
[4]德性视域下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研究[D]. 陈海青.上海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慕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哲学研究[D]. 陈晨.苏州科技大学 2017
[2]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战晓菲.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中西道德教育的比较[D]. 梁巨军.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95405
【文章来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数据维度。依托雨课堂智能教学平台,批量汇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全体同学、全过程、全要素混合式教学全数据,实现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评价自动预警、教学效果智能生成。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成果一、混合教学效果总体呈现良好据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中,77%同学认为作业形式丰富,认真完成作业。72%以上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专注、参与课堂练习、课后在线学习。如图 2 所示。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后,大学生混合式教学满意程度矩阵得分为 3.84(总分为:5),其总体效果为比较有帮助。如图 3 所示。
图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据调查: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差异化需求矩阵得分 3.81(总分),其总体效果为比较有帮助。大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突出,其主要体现为:自远发展,基础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等。如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供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张东,吕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J]. 吴砥,王杨春晓,彭娴.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1)
[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廓清与释义[J]. 王淑芹,李文博.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8)
[4]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为例[J]. 韩淼.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7)
[5]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构建对象把握机制[J]. 王栋梁.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7)
[6]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研究[J]. 上超望,韩梦,刘清堂.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5)
[7]试论数据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 金伟,王珍珍.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2)
[8]思政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及培育研究[J]. 杨静逸. 教育评论. 2017(12)
[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J]. 刘卫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2)
[10]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 吴争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5)
博士论文
[1]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D]. 代德伟.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及实现形式研究[D]. 申文杰.河北师范大学 2012
[3]美国品格教育研究[D]. 谢狂飞.复旦大学 2012
[4]德性视域下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研究[D]. 陈海青.上海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慕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哲学研究[D]. 陈晨.苏州科技大学 2017
[2]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战晓菲.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中西道德教育的比较[D]. 梁巨军.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95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9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