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16:18
亚当·斯密长久以来在国内一直被我们当做“现代经济学之父”,而其伦理学和法学方面的成就鲜有提及,不被重视。斯密作为享誉中外的思想家其在伦理学和自然法学方面依然成就卓著。本文所提及的“良心论”中的自然法思想就是斯密被忽视的重要法理学理论。当今,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然而社会上充斥着“金钱至上”的观念,一些人为了财富贪污腐败,不择手段,严重冲击着传统道德理念。此外,当今法律和传统美德不协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一切都需要用良心来协调处理各种矛盾。所以,研究亚当·斯密“良心论”中的自然法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中,笔者在第一节详细描述了“良心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把这个历史背景与我国当前国情相比较,以说明借鉴“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可行性。在第二节,笔者详细论述了斯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来源,将斯多葛学派、哈奇逊和休谟等对斯密的“良心论”的影响。第三节,笔者叙述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中,笔者详细对“良心论”中的自然法思想进行分析和整理,厘清同情、公正旁观者、合宜性等理论与良心的关系。在第一节中,笔者论述了同情为何作为良心的基本...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术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一、亚当·斯密“良心论”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
1.1 历史背景
1.2 理论基础
1.2.1 对斯多葛学派的批判继承
1.2.2 对哈奇逊的荣誉感论的继承
1.2.3 对休谟“人性论”的继承
1.2.4 爱略特质疑的影响
1.3 研究现状、意义和方法
二、亚当·斯密“良心论”自然法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
2.1 良心与同情
2.1.1 良心的来源——同情
2.1.2 良心的同情机制与自然法
2.2 良心与“公正旁观者”
2.2.1 道德评判的主体——公正的旁观者
2.2.2 公正旁观者与良心判断依据——合宜性
2.3 良心的重要特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2.3.1 社会性与他人之境
2.3.2 社会性与良心法庭
2.3.3 良心的实践性
2.4 良心与义务
2.4.1 良心的权威和影响与“义务论”
2.4.2 良心与一般准则
2.4.3 一般准则的神圣化
三、对斯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综合评价
3.1 亚当·斯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重大意义
3.2 亚当·斯密“良心论”中的不足之处
3.2.1 抽象化的公正旁观者
3.2.2 否定文明异化
3.2.3 强调动机而轻视结果
四、亚当·斯密的“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对我国法治的借鉴意义
4.1 道德与法律相协调,构建“良心法律”
4.2 加强司法队伍的良心培养,建设“良心法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当·斯密法律思想述评 以《法理学讲义》为中心[J]. 冯玉军. 中外法学. 2016(05)
[2]社会秩序的护卫者亚当·斯密论“正义”与“自然法理学”[J]. 康子兴. 社会. 2012(06)
[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效用论辨析[J]. 张正萍,罗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4]正义的自然法理学——亚当·斯密的道德实践问题[J]. 吴红列.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4)
[5]理解亚当·斯密:伦理学的视角[J]. 罗卫东. 学术月刊. 2008(10)
[6]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J]. 聂文军. 哲学动态. 2007(06)
[7]亚当·斯密的法学思想评介[J]. 乔洪武,乔红军. 法学评论. 2001(04)
[8]斯密的“自然秩序”思想浅析[J]. 于希谦. 思想战线. 1996(03)
博士论文
[1]“斯密问题”的法理学解释[D]. 武阳.西南政法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亚当·斯密“公正的旁观者”思想研究[D]. 宿自力.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3219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术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一、亚当·斯密“良心论”历史背景及理论基础
1.1 历史背景
1.2 理论基础
1.2.1 对斯多葛学派的批判继承
1.2.2 对哈奇逊的荣誉感论的继承
1.2.3 对休谟“人性论”的继承
1.2.4 爱略特质疑的影响
1.3 研究现状、意义和方法
二、亚当·斯密“良心论”自然法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
2.1 良心与同情
2.1.1 良心的来源——同情
2.1.2 良心的同情机制与自然法
2.2 良心与“公正旁观者”
2.2.1 道德评判的主体——公正的旁观者
2.2.2 公正旁观者与良心判断依据——合宜性
2.3 良心的重要特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2.3.1 社会性与他人之境
2.3.2 社会性与良心法庭
2.3.3 良心的实践性
2.4 良心与义务
2.4.1 良心的权威和影响与“义务论”
2.4.2 良心与一般准则
2.4.3 一般准则的神圣化
三、对斯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综合评价
3.1 亚当·斯密“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的重大意义
3.2 亚当·斯密“良心论”中的不足之处
3.2.1 抽象化的公正旁观者
3.2.2 否定文明异化
3.2.3 强调动机而轻视结果
四、亚当·斯密的“良心论”中自然法思想对我国法治的借鉴意义
4.1 道德与法律相协调,构建“良心法律”
4.2 加强司法队伍的良心培养,建设“良心法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当·斯密法律思想述评 以《法理学讲义》为中心[J]. 冯玉军. 中外法学. 2016(05)
[2]社会秩序的护卫者亚当·斯密论“正义”与“自然法理学”[J]. 康子兴. 社会. 2012(06)
[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效用论辨析[J]. 张正萍,罗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4]正义的自然法理学——亚当·斯密的道德实践问题[J]. 吴红列.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4)
[5]理解亚当·斯密:伦理学的视角[J]. 罗卫东. 学术月刊. 2008(10)
[6]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J]. 聂文军. 哲学动态. 2007(06)
[7]亚当·斯密的法学思想评介[J]. 乔洪武,乔红军. 法学评论. 2001(04)
[8]斯密的“自然秩序”思想浅析[J]. 于希谦. 思想战线. 1996(03)
博士论文
[1]“斯密问题”的法理学解释[D]. 武阳.西南政法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亚当·斯密“公正的旁观者”思想研究[D]. 宿自力.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3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3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