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及当下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02 20:42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主要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完善于60年代,成熟于80年代。他的前半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后半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时刻关注着国家历史教学的发展得状况,对历史教育的作用、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及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等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而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无论是从事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还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沈起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爱国主义的功能,认为中学历史教育具有重大的价值,不仅可以直接帮助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用历史知识充实头脑、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获得借鉴启发和激发上进心,还可以在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同时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方面,历史教师要明确自己肩负天下兴亡的责任,不仅要学识深厚,而且要求历史教师教有其法,不要被固定模式束缚,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历史学习方法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历史教材是学生...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实践
一、沈起炜的个人受教育背景和经历
二、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活动
三、沈起炜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活动
第二章 沈起炜的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作用论
(一)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地位
(二)中学历史教育社会功能
二、沈起炜论中学历史教师的素养
(一)学科素养
(二)心理品质
(三)教学技能
三、沈起炜论中学历史学习方法
(一)辩证学习论与史
(二)学史须巧记年代
(三)学史须明地理
(四)先学通史再学专史
(五)读新著和旧史
(六)读历史书以外的历史知识
(七)心中有目录
四、沈起炜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一)钻研教材避免各种错误
(二)生动具体讲解课堂
(三)加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
(四)调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五)一堂课一个中心
(六)提倡“读、理、练”三段教学法
第三章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爱国教育思想贯穿始终
二、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三、内容丰富且全面
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第四章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在当下的适用性
一、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当下适用性
(一)学法的适用性
(二)教法的适用性
(三)教材编法的适用性
二、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沈起炜编写教材及论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位教学、著述双丰收的老教授——追思沈起炜先生[J]. 谈宗英. 历史教学问题. 2016(06)
[2]历史教学在于求真致用[J]. 张慧觉,徐晶晶. 上海教育. 2013(34)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吴大学文艺社团及其创作现象研究[J]. 邢红静.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4]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 陈其. 历史教学. 2004(12)
[5]上海高中历史学科新的课程设置和必修课教材的特色[J]. 林丙义. 历史教学问题. 1993(01)
[6]目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 贝国樑.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6)
[7]·专题讨论·中小学历史课程、教材如何改革?[J]. 敦景扬,刘善龄,阎海云,沈敏华.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5)
[8]中小学历史课程、教材如何改革?[J]. 沈敏华,庄韵勤,刘善龄,朱志明,阎海云,郭景扬.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3)
[9]中小学历史课程、教材如何改革?[J]. 郭景扬,沈敏华,刘善龄,朱志明,阎海云.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2)
[10]中学历史辅助教法八种[J]. 谢文辉. 历史教学问题. 1986(01)
本文编号:3653055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实践
一、沈起炜的个人受教育背景和经历
二、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活动
三、沈起炜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活动
第二章 沈起炜的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作用论
(一)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地位
(二)中学历史教育社会功能
二、沈起炜论中学历史教师的素养
(一)学科素养
(二)心理品质
(三)教学技能
三、沈起炜论中学历史学习方法
(一)辩证学习论与史
(二)学史须巧记年代
(三)学史须明地理
(四)先学通史再学专史
(五)读新著和旧史
(六)读历史书以外的历史知识
(七)心中有目录
四、沈起炜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一)钻研教材避免各种错误
(二)生动具体讲解课堂
(三)加强历史教学的思想性
(四)调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五)一堂课一个中心
(六)提倡“读、理、练”三段教学法
第三章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爱国教育思想贯穿始终
二、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三、内容丰富且全面
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第四章 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在当下的适用性
一、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当下适用性
(一)学法的适用性
(二)教法的适用性
(三)教材编法的适用性
二、沈起炜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沈起炜编写教材及论著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位教学、著述双丰收的老教授——追思沈起炜先生[J]. 谈宗英. 历史教学问题. 2016(06)
[2]历史教学在于求真致用[J]. 张慧觉,徐晶晶. 上海教育. 2013(34)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吴大学文艺社团及其创作现象研究[J]. 邢红静.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4]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 陈其. 历史教学. 2004(12)
[5]上海高中历史学科新的课程设置和必修课教材的特色[J]. 林丙义. 历史教学问题. 1993(01)
[6]目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初探[J]. 贝国樑.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6)
[7]·专题讨论·中小学历史课程、教材如何改革?[J]. 敦景扬,刘善龄,阎海云,沈敏华.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5)
[8]中小学历史课程、教材如何改革?[J]. 沈敏华,庄韵勤,刘善龄,朱志明,阎海云,郭景扬.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3)
[9]中小学历史课程、教材如何改革?[J]. 郭景扬,沈敏华,刘善龄,朱志明,阎海云. 历史教学问题. 1989(02)
[10]中学历史辅助教法八种[J]. 谢文辉. 历史教学问题. 1986(01)
本文编号:3653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5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