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
发布时间:2022-07-07 09:48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南昌市西湖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实质有效的改进和控制措施,为医务人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理论研究,从“治未病”思想角度探讨糖尿病的防治方法,以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促进中医药发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年龄在20-70岁之间的常住居民(居住年限≥5年)1251人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运动、久坐、饮食情况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等)、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OGTT-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综合分析南昌市西湖区20-70岁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通过EpiData3.1软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并通过SAS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南昌市西湖区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南昌市西湖区20-70岁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8.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6.4%,女性患病率为15.9%,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3 西医对糖尿病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第一部分 “治未病”思想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1 “治未病”思想的提出
2 “治未病”思想的基本内涵
3 中医对消渴病发展规律的认识
3.1 早期以“郁”为主
3.2 发病期以“热”为主
3.3 发展期以“虚”为主
3.4 后期以“损”为主
4 “治未病”思想分阶段防治消渴病
4.1 未病先防,养生保全
4.2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4.3 既病防变,先变而治
4.4 病盛已变,救急防危
4.5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5 “治未病”思想防治消渴病
5.1 饮食有节
5.2 适量运动
5.3 戒烟戒酒
5.4 调节情志
6 小结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问卷调查
1.4 体格检查
1.5 实验室检查
1.6 诊断标准
1.7 统计学分析
1.8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2.2 研究人群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研究人群的血糖水平分布情况
2.4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5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2.6 久坐和水果摄入量对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联合影响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3.2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3 家族史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4 吸烟、饮酒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5 运动、久坐、交通方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6 超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7 水果、蔬菜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药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J]. 黄文强,陈文龙,于海燕,刘小利,张晓天,朱蕴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9)
[2]综合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关键[J]. 许樟荣. 药品评价. 2012(01)
[3]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治:责任与挑战并存[J]. 宁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04)
[4]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价值和应用[J]. 宋郁珍,商洪才,郭利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2)
[5]可逆转的“糖尿病”——糖耐量受损[J]. 仝小林,朱妍. 糖尿病新世界. 2008(05)
[6]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J]. 马冠生,朱丹红,胡小琪,栾德春,孔灵芝,杨晓光. 营养学报. 2005(05)
[7]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J]. 潘长玉,金文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05)
[8]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J]. 马冠生,孔灵芝,栾德春,李艳平,胡小琪,王京钟,杨晓光.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05)
[9]中国部分中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现况调查[J]. 武阳丰,谢高强,李莹,赵连成,周北凡.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08)
[10]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J].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邝建,杨华章,崔炎棠. 广东医学. 2001(06)
本文编号:3656198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3 西医对糖尿病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第一部分 “治未病”思想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1 “治未病”思想的提出
2 “治未病”思想的基本内涵
3 中医对消渴病发展规律的认识
3.1 早期以“郁”为主
3.2 发病期以“热”为主
3.3 发展期以“虚”为主
3.4 后期以“损”为主
4 “治未病”思想分阶段防治消渴病
4.1 未病先防,养生保全
4.2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4.3 既病防变,先变而治
4.4 病盛已变,救急防危
4.5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5 “治未病”思想防治消渴病
5.1 饮食有节
5.2 适量运动
5.3 戒烟戒酒
5.4 调节情志
6 小结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问卷调查
1.4 体格检查
1.5 实验室检查
1.6 诊断标准
1.7 统计学分析
1.8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2.2 研究人群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研究人群的血糖水平分布情况
2.4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5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2.6 久坐和水果摄入量对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联合影响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3.2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3 家族史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4 吸烟、饮酒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5 运动、久坐、交通方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6 超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3.7 水果、蔬菜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药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J]. 黄文强,陈文龙,于海燕,刘小利,张晓天,朱蕴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9)
[2]综合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关键[J]. 许樟荣. 药品评价. 2012(01)
[3]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治:责任与挑战并存[J]. 宁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04)
[4]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价值和应用[J]. 宋郁珍,商洪才,郭利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2)
[5]可逆转的“糖尿病”——糖耐量受损[J]. 仝小林,朱妍. 糖尿病新世界. 2008(05)
[6]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J]. 马冠生,朱丹红,胡小琪,栾德春,孔灵芝,杨晓光. 营养学报. 2005(05)
[7]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J]. 潘长玉,金文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05)
[8]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J]. 马冠生,孔灵芝,栾德春,李艳平,胡小琪,王京钟,杨晓光.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05)
[9]中国部分中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现况调查[J]. 武阳丰,谢高强,李莹,赵连成,周北凡.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08)
[10]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J].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邝建,杨华章,崔炎棠. 广东医学. 2001(06)
本文编号:3656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5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