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20 16:17
  张仲景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脾胃理论已被仲景运用于《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有关胃气旨意,在其《伤寒杂病论》中不论外感内伤,抑或杂病,均时时顾护中土,保养胃气,并且开后世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说等的先河,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的思想有三层深意,即保胃阳,护胃阴,补胃气,防止攻伐过度伤及胃气,理法方药,煎服方法及病后调护,时时以顾护胃气为要,对于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调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也有重要作用,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顾护胃气的重要性
    1.1 防病抗衰, 延年益寿
    1.2 判断疾病, 推测预后
    1.3 承前启后, 指导辨证
2 治疗方法
3 组方用药
4 煎法调护
    4.1 先煎去上沫
    4.2去滓再煎
    4.3 煎服时加粳米, 大枣, 蜂蜜等味甘之品
5 服法调护
    5.1 温服
    5.2 白饮和服
    5.3药后啜粥
    5.4 药不尽剂, 中病即止
    5.5 因人而异, 弱者减量
6 瘥后调护
7 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伤寒论》“少少与”浅谈仲景“护胃气”思想[J]. 李鹏举,薛艳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06)
[2]论《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及其在风湿病中的应用[J]. 朱凯媛.  环球中医药. 2017(02)
[3]《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初探[J]. 阳国彬,刘玉芳.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4]《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价值初探[J]. 阳国彬,刘玉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4)
[5]论《伤寒论》保胃气思想[J]. 黄晓芬,李娟,李金田,段小红,张毅,余森豪.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1)
[6]《伤寒论》煎服法中的脾胃观探析[J]. 康玉华,王宝家,徐由立,周文亮.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6)
[7]论《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J]. 郝迎旭.  现代中医临床. 2015(01)
[8]《伤寒论》中“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的运用[J]. 方春平,刘步平,朱章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8)
[9]《伤寒论》中的顾护胃气原则[J]. 贾秋颖.  中国民间疗法. 2014(05)
[10]《伤寒论》中“胃气”的涵义[J]. 冯兴志.  中医药信息. 2013(06)



本文编号:366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6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