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7 14:2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公有制生产关系之上,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是解释、说服、吸引、亲和、高效凝聚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性力量。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的一个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量,将它作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得到人民支持,赢得人民信任,把十四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民族复兴就能实现。本文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放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微观过程中,放在百年大变局和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中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理论中明确其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从不同视角论述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战略意义,阐明增强凝聚力的实践缘由。其次,本文探寻了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从地位巩固、意义作用、功能发挥三个层面,精简出新时代以来我们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从价值理念多样...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理论概述
    2.1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构成要素
        2.1.1 全面准确的解释力
        2.1.2 以理服人的说服力
        2.1.3 思想魅力的吸引力
        2.1.4 表达方式的亲和力
        2.1.5 运行机制的高效力
    2.2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基本原则
        2.2.1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
        2.2.2 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2.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2.4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主导与思想文化多样并存
    2.3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战略意义
        2.3.1 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现实需要
        2.3.2 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必然选择
        2.3.3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保障
3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成效与挑战
    3.1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成效
        3.1.1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
        3.1.2 全党全社会思想更加团结统一
        3.1.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深入人心
        3.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实效
    3.2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面临的挑战
        3.2.1 利益分化诱发价值诉求多样化
        3.2.2 网络信息多样化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力
        3.2.3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御力
4 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路径选择
    4.1 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4.1.1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话语权
        4.1.2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话语权
    4.2 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形式
        4.2.1 转变融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
        4.2.2 创新融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媒介
        4.2.3 加强融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4.3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4.3.1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理想信念教育
        4.3.2 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斗争精神
        4.3.3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阵地意识
    4.4 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管理机制
        4.4.1 增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管理科学化
        4.4.2 完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领导机制
        4.4.3 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协同管理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J]. 李雅兴,姚功武.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1)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 顾玉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3]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J]. 杨业华,邓娟.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01)
[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守正与创新[J]. 唐斌,周易初.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6)
[5]制度哲学视阈下把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的思维向度[J]. 廖小明.  世界哲学. 2020(06)
[6]科学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J]. 朱继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10)
[7]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学理基础[J]. 徐国民,秦欢.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02)
[8]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J]. 姜辉.  红旗文稿. 2020(05)
[9]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思考[J]. 方世南.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2)
[10]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J]. 肖贵清,车宗凯.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1)

博士论文
[1]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 王海霞.中共中央党校 2019
[2]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D]. 刘尧.北京交通大学 2019
[3]新时代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创新研究[D]. 张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

硕士论文
[1]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研究[D]. 杨泽.武汉大学 2019
[2]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D]. 霍畅.东北师范大学 2019
[3]习近平宣传思想研究[D]. 李婵媛.西安科技大学 2019
[4]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D]. 徐娜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9
[5]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 许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9
[6]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研究[D]. 何学海.东南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665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65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