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萨满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20:44
  中华文明是由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等文明共同组成的。游牧文明的人居环境营造方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与价值,但如今的中国城市规划思想研究内容以农耕文明的规划思想为主,以至于忽略了对非农耕文明的少数民族的关注,在研究内蒙古地区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时候也主要以定居类研究为主,对传统游牧文明营造思想的研究则很少重视。形成于旧石器中、晚期母系氏族社会的萨满文化,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萨满文化影响下的以行国体制为主要的聚落组织方式的人居模式,长期的兼容着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萨满文化是否在蒙古族非定居的人居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它是否又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产生了影响,其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三个问题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综合研究方法论与人类聚居学理论出发,结合文化相对性与普遍性这两类文化分析原则与人类聚居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梳理萨满文化与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关系、内涵与表现。在人类聚居的动态分析与文化相对性的融贯综合方面,本文选取了行国制度和祭坛作为线索,分析在不同萨满文化发展阶段的人居环境背景下,行国制度与祭坛的演变与萨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相关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萨满文化视角的理论支撑——文化相对论与普遍论
        1.4.2 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理论支撑——人居环境科学
        1.4.3 融贯学科,多层次融合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与萨满文化的历史演变
    2.1 萨满文化萌芽阶段:人居环境背景孕育萨满文化形成
        2.1.1 人居环境营造的时代背景
        2.1.2 原始信仰与红山文化圆形祭坛
        2.1.3 冬夏分营的行国制度
    2.2 萨满文化发展阶段: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与萨满文化初步融合
        2.2.1 人居环境营造的时代背景
        2.2.2 天坛:祭天习俗国家制度化
        2.2.3 祖先崇拜与敖包文化形成
        2.2.4 “行国”、“行营”、“捺钵”
    2.3 萨满文化高潮阶段:“长生天”概念发展了人居环境营造思想
        2.3.1 人居环境营造时代背景
        2.3.2 标准化敖包祭坛——十三敖包形成
        2.3.3 “行国”与“城国”营建的融合
    2.4 萨满文化解构阶段:传统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受到冲击
        2.4.1 人居环境营造的时代背景
        2.4.2 昭庙聚落兴起与行国制度的瓦解
        2.4.3 盟旗制促进了敖包向世俗化发展
        2.4.4 吸收萨满文化的佛教转化了敖包文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之萨满文化宇宙观解析
    3.1 敬天文化与空间意识
        3.1.1 太阳崇拜与空间意识起源
        3.1.2 星辰崇拜的空间图式
        3.1.3 天穹观与小宇宙式的空间感
    3.2 东、西方位的空间模式
        3.2.1 东、西方位观对比研究
        3.2.2 左右两翼式的空间布局手法
    3.3 宇宙山与宇宙树
        3.3.1 山川定位与聚落选址
        3.3.2 树与轴
        3.3.3 山神与树神、林神性格差异造成的空间文化差异
    3.4 宇宙观的高度抽象——数字象征
        3.4.1 数字的象征意义
        3.4.2 数字的阴阳
        3.4.3 数字观在祭祀空间中的应用——甘清胡洞敖包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之萨满文化自然观解析
    4.1 聚落的形象标志——图腾与族徽
        4.1.1 图腾
        4.1.2 族徽——旗纛、圣纛(苏勒德)
        4.1.3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东胜区为例
    4.2 大地、水体与树崇拜及其生态经营思想
        4.2.1 大地、水体与树崇拜的由来
        4.2.2 土地、水体与树的生态经营思想
        4.2.3 生态经营思想的重要举措
    4.3 基本景观要素——石
        4.3.1 由石崇拜产生的石文化景观
        4.3.2 明石中的生态经营思想
    4.4 自然观的高度抽象——五色崇尚
        4.4.1 五色崇尚的起源
        4.4.2 五色的象征意义及其应用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之萨满文化灵魂观解析
    5.1 草原人居的重要空间要素——敖包
        5.1.1 敖包的由来、类型与结构形态
        5.1.3 由敖包形成的空间秩序
    5.2 基础祭祀空间与草原特色景观——禄马风旗
        5.2.1 禄马风旗的起源及其演变
        5.2.2 禄马风旗的构成要素
        5.2.3 内蒙古各地域布局特色分析
        5.2.4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伊金霍洛镇小区特色风貌
    5.3 神灵崇拜禁忌与空间秩序
        5.3.1 自然神崇拜与蒙古包搭建朝向
        5.3.2 蒙古包内部方向划分
        5.3.3 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与神像、神龛
        5.3.4 成吉思汗崇拜与八白宫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萨满文化特色
    6.1 萨满文化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影响
        6.1.1 动态视角中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影响
        6.1.2 静态视角中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影响
        6.1.3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萨满文化特征
    6.2 与其他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对比研究
        6.2.1 与农耕文明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6.2.2 与满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中的萨满文化影响的比较分析
        6.2.4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萨满文化特色总结
    6.3 基于蒙古族萨满文化特色传承的人居环境营造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A:萨满教发展概述
附录 B:相关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基础信息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4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