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辽上京城内布局及其规划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6 17:45
  契丹民族作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在建立都城以前本身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契丹民族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契丹统治疆域内的汉族人口也随即增多,汉族人口的增加为契丹民族带来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从而极大的带动了辽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契丹民族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其统治者效仿中原定居的方式建立起了第一座都城——辽上京。近年来,基于1962年和2001年两次对辽上京考古勘测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组成联合考古队,重新对辽上京遗址开展发掘工作,在辽上京城内的布局形态、城内建筑、城墙以及城门的结构状况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发现。在近年的考古发掘过程中,首次确认辽上京遗址存在一条东向的轴线,首次从考古学角度印证了辽上京一度朝东的结构布局。这与北宋出使契丹的使臣薛映所提到的:“有昭德、宣政二殿,皆东向。其毡庐亦皆东向”史料记载相吻合。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辽上京宫城的范围,确定辽上京皇城共有城门4座,宫城城门共3处。城市的建设,是该时期人们生活思想状况的浓缩。辽上京的布局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本文拟结合考古学理论成...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一、辽上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修建过程
    (一)辽上京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辽上京的修建过程
二、辽上京遗址内的考古发现
    (一)辽上京城的空间形态
    (二)辽上京城内规划布局
        1.皇城
        2.宫城
        3.汉城
    (三)辽上京遗址考古取得的新认识
三、辽上京城内布局的规划思想分析
    (一)契丹游牧民族传统习俗的继承
        1.契丹游牧民族习俗与辽上京的防御设施
        2.契丹游牧民族习俗与辽上京城内的建筑朝向
    (二)中原汉文化对辽上京规划的影响
        1.汉人的任用
        2.契丹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三)佛教文化在辽上京城内的具体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57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57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